勤奋、方法、能力、悟性——高中政治学科新教材的听课评述一、教学理念:激情、求变、创新、提高;勤奋、方法、能力、悟性。1.转变教学观念:变“教”为“学”,充分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课堂结构,注重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究。2.确定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如何实现)二、解读教材:如何认识和处理教材,是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1.新课程教材是体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2.新课程教材是体现“三基于”,即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情景;充分利用。3.强调集体备课把握知识:分析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做到重点突出与难点突破。三、教学设计:教学成功的关键1.课堂环节的设计:课堂引入、教师讲解、学生活动、课堂总结等环节。2.课堂情景的设计:多种多样,体现教师的课前功夫。(1)问题的设计:问题探究要有价值,系列问题法(2)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表演、讨论、发言、探究等(3)多媒体的设计:情景设置的手段,为教学服务。*注意:正确处理教材、屏幕、板书的关系。例举:纸币与苹果(水果)四、教学方法:新教材课堂教学的探索难点1.变“教”为“学”: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情景教学法、活动法、问题探究法等。贯彻以学为主,调动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避免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3.把握课堂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环节层次多样,注重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效益。(新课改课堂的评价:闹热不闹热,课堂环节;好看不好看,情景在现)4.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比较:讲述课(传统教法)与活动课(新教学)五、教学中注意两点1(一)新课与复习课之比较1.新课:针对高一与高二理科政治学科教学(1)遵循教纲《课程标准》要求,贯彻“三贴近”和“三基于”原则,实现三大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2)重在课堂环节所以教学方法多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法、问题探究法等,注重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研。不强调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3)对教材理论讲解多用归纳法推理,课堂形式是越闹热越好。2.复习课:针对文科高考政治教学(1)遵循《考纲》《考试说明》要求,按照考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2)高考政治学科复习的应该掌握两点:第一,构建以单元知识为结构的主干知识内在联系,做到知识过手,在教材理论讲解上多用演绎推理。第二,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因为高考是以问题为核心,通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政治学科成绩的提高。学生解答政治试题要具有四大能力,即《高考考钢》规定四大能力考核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3)课堂形式“讲练考评”的有机统一,注意千万不要形成“学的闹热,考得淡白”的局面。(二)高考文科政治考试范围:五大模块(四个必修课+1个选修课)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必修课)约占30%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必修课)约占20%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必修课)约占15%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必修课)约占25%思想政治5《经济学常识》(选修课)约占10%(只考专题一、三、五)注意: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和重大政策(上年4月到当年3月,以情境材料形式融入)注意考试形式:同堂分卷,文综300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各100分,成绩分现,有利于高考专业录取。政治试题模式:一、选择题:各4分,共12题48分。二、非选择题:5~6题共52分,可系列问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