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鄂教版语文九(下)九(下)第六单元诗词诵读第六单元诗词诵读《望月怀远》《望月怀远》————张九龄张九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苏轼苏轼望月怀远望月怀远张九龄张九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孟浩然望月怀远望月怀远张九龄张九龄怀念远方的亲人。有怀远之情的人。一整夜。怜:爱。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露水滋生。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诗歌大意诗歌大意•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苏轼苏轼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苏轼苏轼端起酒杯。把,执、持。宫阙(què):月宫宫殿。归去:回去,指回到月宫里去。美玉砌成的楼宇,即月中的宫殿。经受不住。弄:赏玩。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弄清影: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苏轼苏轼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但:只。婵娟:这里指月亮。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苏轼苏轼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梦苏轼苏轼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公元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公元10751075年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诗歌大意诗歌大意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