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阈下“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摘要:“中国梦”在当代“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针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校园文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建议。关键词:“中国梦”;“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对策理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信念则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人不能没有他们,没有理想信念的生命,是没有什么意义可言的。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020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xxx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至此“中国梦”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成为“90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一面旗帜。一、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内涵和特点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xxx总书记又一次深入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应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因此,“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方向是14亿中国人民发挥积极作用的合力方向。“90后”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为了深入研究“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本课题组针对沧州师范学院本科生(全部为90后)发放了440份《“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调査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6份。调查结果表明:当下,尽管社会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状况还是健康向上的,但是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给“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部分“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人生观扭曲据调查问卷中“政治理想信念”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有明确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要求,但相当一部分的入党动机是谋求仕途发展或增强就业竞争力。虽然多年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但大多数大学生并未对中国共产党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西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入侵,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政治信仰产生了动摇。同时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他们认为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现代人就应该“一切向钱看”,“宁愿座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二)部分“90后”大学生重视个人理想的实现,忽视社会理想的追求据调查,在提到“远大理想的内涵”这一问题时,有16.3%的大学生认为是个人长远理想的,69.2%的大学生认为是可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理想,只有10.1%的大学生认为远大理想是与社会、国家需要相一致的理想。目前大学生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但他们的生活目的更多地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或家庭的生活理想,真正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的并不多。(三)部分“90后”大学注重个人享受和物质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据调查,在“理想的生活状态”问题上,有57.6%的大学生认为是不断地挑战自我,在忙碌与充实中进步,39.2%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大学生认为是工作与休闲相平衡,仅有1.7%的大学生认为为国家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是自己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