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中考复习与教学研讨会会议参考资料历史北京百师联盟2016年12月一、2016年河南中招历史试卷分析2016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历史试卷,体现了当今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能力素养的评价理念,符合省中招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全卷结构简约,覆盖面广,知识分布合理。命题依据: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参照省教研室编写的《2016年河南省中招学业评价说明与检测》进行命制。试题整体特点:(1).延续了大量引用文字资料及图片一贯做法整个试卷,大量引用各种材料,尤其是非选择题部分对文件、文献的引用,其中图片、表格13幅与2015年一致;选择题对原文的引用大大减少,降低了学生阅读难度,基本上都是表述性问题,学生易于读懂,省却了学生阅读复杂材料的环节,直接给出的都是关键词。但试题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教材内容的熟悉,历史事件的了解要求更高,学生要能够从简洁的描述中判断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难度。(2).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试卷考查知识点基本上每题都能找到课标依据。试题考查主题事件的具体知识点,考查学生能否灵活掌握并运用。选择题第1题要求学生从中国古代生产生活的工具改进中得出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干扰项需要学生区分判断司母戊鼎的功用。选择题第4题在北伐战争中人民群众为难孙传芳而便利北伐军,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北伐战争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顺应潮流、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世界观的培养。(3).在专题考查的基础上,对知识点的考查更加细化如第8题计划经济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第10题中国心及技术产业的突破;第11题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的内涵;第13题启蒙运动的影响;第15题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第16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生活的表现;第17题美国效率科学技术、现金设备的的发展;第18题罗斯福新政的影响。(4)周年大事及时政热点,体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但在周年问题上有所弱化。如第5题1936年的西安事变;第六题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国共关系,第24题材料中的1871年普法战争的材料。时政热点:中国联想集团成功建造“深腾6800”巨型计算机。(5).突出体现新课改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问题的设置更加灵活深入,要求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并把握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非选择题需要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总结归纳形成答案,几乎找不到现成的可供抄写的语句。2015年大题部分很多在说明检测上能够直接找到答题语言,2016年在这一点上改变较大问题思考角度方面:试题设计新颖灵活,尤其在命题角度方面更加灵活,每一个题目设计的角度都非常新颖,大多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切入,以考查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比较、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对计划经济的积极作用的考查,突破思维常规。动手能力方面:整张试卷突出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学习能力与方法的考查(如第22题动手制作表格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多为开放性题目,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展示。时空概念的认知方面:在时空概念的考查上题目仅选择题部分就有第6、7、8、9、11、13、15、17、19九道题题干直接涉及时间,考查学生的历史时间概念。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非选择题都是围绕事件之间的关系来命制,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历史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相关历史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宏观整体的认识。试题还特别注重挖掘那些分散于不同课节的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突出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分布上中国史部分占55%其中:中国古代史9%,中国近现代史23%世界史部分占45%其中世界古代史3%,世界近现代史42%2016年起试卷结构略有调整选择题部分,第1题恢复为中国古代史内容,中国史和世界史部分各十道。相比往年,世界史所占分值略有回升。难度方面在去年难度较高的基础上,试题材料难度相对降低。但得分依然不容易;有些题目学生可能读不懂,不知道答什么。非选择题部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