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施工现场材料储存保管的问题摘要:介绍了建筑工程项目中,在施工现场储存、保管建筑材料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储存保管,存在问题,管理措施1引言建筑工程材料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大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而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材料管理水平的好坏决定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和利润,因此,加强材料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是提高材料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1]。材料管理主要是在一定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特定目标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素质的逐渐提高,相关建筑标准和规范的不断完善,以及工程管理目标责任制的进一步加强,建筑材料在其计划、采购、使用、储存保管和节约控制等公开环节上,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效益。这些进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效果、相关材料及资料的论述上均有所表现。然而,在施工现场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问题上,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较严重问题,给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有些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2储存保管存在的问题(1)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由于储存堆放的高度过高,或堆放角度不合理,在轻微外力或自身重力失衡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坍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的伤害和物品的损害。例如,某市正在建设的二十六层框架结构写字楼工程,砌筑填充墙所用的是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390×290×190),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准备进入场地。在砌块卸车码放时,为加快卸车速度,施工人员没有按技术要求成方码放,且没有控制码放高度,只沿车厢一侧成岭单皮码放,最高码至3.70m。卸车完毕,车辆发动准备驶离卸车区时,由于当时风速过大和车辆开动震动地面的原因,导致砌块码垛坍塌,将两名砌块垛边上的施工人员砸成重伤。后经事故鉴定得出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70%),就是砌块码垛不成方,码垛过高。(2)由于码放的建筑材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传力不够均匀,若码放高度过高,下部材料的强度就不能承受上部的重力,极易造成下部材料受压损坏。因此,施工现场码放好的砌块、砖块等材料往往存在这种现象:上部的砌块、砖块用完后,将下部的装车运送时,就已经压酥或压断,即便没有完全断开,也存在着隐性裂缝。(3)码放建筑材料的施工场地不平整,下部材料持力不均衡,持力过大的下部材料受到极大损坏;再者,施工场地不平整,码放材料整体呈松散状、受力不均匀,也易造成材料码垛坍塌的安全事故,或材料的破碎损坏。(4)对于易燃、易爆、有一定污染性的建筑材料,没有高度重视,实行特殊保管;对于不相容的材料没有分隔存放;对于日光曝晒下容易老化的橡胶制品等材料,没有避光存放。例如,某装饰工程项目人员,在油漆刷涂过程中,误将新进的7桶油漆稀料存放于木工生产工棚内。后因木工的不经意,将其中的一桶撞翻砸在一铁器上,造成稀料桶渗漏。木工在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处理。在午饭休息期间,渗出的油漆稀料浸入木粉,再加上天气温度高、日光曝晒和稀料燃点低等原因,引燃木粉,随后7桶稀料相继起火、爆炸,酿成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高达10余万元。(5)建筑构件或半成品的放置角度、支垫位置不正确,造成构件或半成品的损坏。例如,某小型工厂厂房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对进场的钢筋混凝土屋架卸车时,将屋架平放在施工场地上。由于放置场地不平稳,没有进行铺垫平整,且三层屋架叠放等原因,施工人员在起吊安装时,发现下部屋架发生较大裂缝,完全不能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对已安装就位的屋架进行了现场鉴定,在确定无隐患后才能进行下部工序的施工。(6)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建筑材料的现场码放和运送不合理,对已经成品的部位或其它的构件易造成损坏,或者影响其它工序的施工,甚至造成质量事故。(7)材料码放位置不正确,影响其它工序的作业。例如,某工程项目工地进行基坑的大开挖时,因紧邻坑沿70cm处堆放有约17m3的砖块,导致坑壁塌方,造成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