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共阅课时作业(五)一、选择题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解析:D为配制溶液。答案:D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苯和CCl4B.溴和戊烷C.溴苯和水D.汽油和煤油解析:溴苯和水互不相溶,分层析出。答案: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B.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C.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D.研究有机化合物可首先进行元素定量分析,再分离、提纯解析: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首先应该是分离、提纯然后再进行元素定量分析,所以D不正确。答案:D4.天然色素的提取往往应用到萃取操作,现在有用大量水提取的天然色素,下列溶剂不能用来萃取富集这些天然色素的是()A.四氯化碳B.苯C.乙醇D.直馏汽油解析:乙醇极易溶于水。答案:C5.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欢迎共阅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解析:萃取后,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答案:D6.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B.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再蒸馏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少量NaOH溶液D.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常温才过滤解析:用生石灰吸水,利用乙醇沸点低加热蒸出。答案:B7.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物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乙二醇-11.5℃198℃1.11g·cm-3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17.9℃290℃1.26g·cm-3能跟水、酒精任意比互溶A.萃取法B.结晶法C.分液法D.分馏法解析: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性质差异。萃取法适用于同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分离;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差异而实现物质分离;蒸馏(或分馏)法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一般大于30℃为好)的几种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分液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的分离。由题中信息可知,乙二醇、丙三醇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异主要表现在沸点上,所以应采用蒸馏法。答案:D8.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B.用重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欢迎共阅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甲醇的混合物D.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解析: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都可以透过滤纸,故选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可利用重结晶法提纯KNO3;甲醇和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以利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答案:A9.下列关于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B.该实验中第二次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该实验中结晶的温度越低越好D.苯甲酸是常用的仪器防腐剂,因此可任意量添加解析:该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即溶解时搅拌,过滤时引流(两次)。答案:B10.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1,5-二硝基萘和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将这两种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98%的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浓缩结晶B.向混合液中加水过滤C.用Na2CO3溶液处理滤液D.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1,8-二硝基萘应不溶于质量分数小于98%的浓H2SO4中,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