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数学导学案编制人:张劼春使用人:王艳梅时间:2012年月日课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班级姓名小组家长签字:【学习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12—114页。【学习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用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吧!1、“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鸡兔同笼”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2、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1)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鸡有()只脚,兔有()只脚,鸡和兔共()只,鸡和兔共()只脚。(2)鸡和兔各多少只呢?先猜一猜吧!可不要乱猜哟!帮你列了个表格,你填一填就能得到答案。鸡鸡的只数87脚数16兔兔的只数01脚数0总脚数16得到的答案:鸡有()只,兔()只。(3)以下还有两种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敢尝试一下吗?A假设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鸡有8只,就有()只脚,但实际笼子里只有26只脚,这样我们就少算了()只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把兔的4只脚算成了鸡的2只脚,每只兔就少算了()脚,所以笼子里有()只兔,()只鸡。假设法也挺好用吧,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假设呢?把你的假设用语言和算式表达出来。B方程法列方程首先要设未知数:解:设兔有x只,鸡有()只。列方程需根据等量关系式:鸡的脚数+兔的脚数=一共的脚数请列方程并解答: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解: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方程:【课中】【小组合作】(6分钟)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组织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给予解决和帮助。3、对于感到疑惑、困难或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要做出标记,便于交流时提出。【班级展示】(20分钟)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自悟自得】(3分钟)谈一谈你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收获和感悟。【达标测评】(16分钟)1、填空: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鹤各有多少只?(1)这里”鸡”是指(),有()条腿,“兔”是指(),有()条腿。(2)假设全部都是龟,总腿数是()条,比实际的总腿数多()条,因为每只龟比鹤多()条腿,所以鹤有()只,龟有()只。(3)解:设龟有x只,那么鹤有()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2、解答问题:(选你喜欢的方法解答)(1)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2)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多少条?(大船可乘6人,小船可乘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