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6日8月6日8月9日1955年1月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美军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毛泽东主持召开书记处会议,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弹中国人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听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在结构样式上与我们以往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部分的内容八国联军攻陷的北京甲午战争黄海大战日军屠杀大连、旅顺居民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部分跟文章中心内容的关系并不紧密,能否去掉?任人宰割原子弹站起来了邓稼先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杨振宁邓稼先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或者“我最追感动的句子是,原因在于它写出了……”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从第二、第三部分找出直接评价、赞美邓稼先品格、情操的语句。抒情.议论.记叙.描写.说明表达方式文段一韩老师善于观察,能从学生细小的行为举止发现异常,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他是一位多么聪明而富有洞察力的老师啊!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不吸。”“那吃根薯条吧。”老师递过薯条。学生A自然地伸出两个指头……老师:“不吸?回教室去!好好写份检查来!”……文段二老师:“吸烟吗?”学生B:“不吸。”“那吃根薯条吧。”学生B小心地接过薯条,心中暗暗感激学生A。老师:“不沾点番茄酱吗?”学生B一不留神将酱沾多了,便开始往碗里弹……老师:“不吸?烟灰弹得很熟练嘛。回教室去!好好写份检查来!”老师:“吸烟吗?”学生C:“不……吸……”学生C吃完薯条已是汗流浃背。学生C:“谢谢……老师……没事我先回去了。”老师:“你不给同学带根吃吗?”学生C:“谢谢老师。”说着把薯条放在耳朵上……老师:“知道我该说什么了吧,回教室去!好好写份检查来!”……”……老师:“吸烟吗?”学生D:“不吸。”……(总算把薯条安心放在口袋里……)学生D转身想走,老师突然喊:“校长来了!”……”……”只见学生D慌忙把薯条从口袋里拿出来,放到地上使劲地踩……老师:“知道我该说什么了吧,回教室去!好好写份检查来!”这是一位多么聪明而富有洞察力的的老师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04年度十大人物”刘翔------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邓稼先------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享年62岁。一个真实的故事……“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