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让青春在堤防事业中闪光让青春在事业中闪光天义三中薛岩承蒙学校领导的信任,让我在这里与大家切磋关于班级管理的问题,自担任班主任那天起,我就意识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深知我的背后是家长的殷切的希望,我的一个举动重则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在工作中除了尽力外,更要求自己尽心。今天我要谈的既非成功的经验,也不是感人的故事,只是将我在工作中一点作法向大家做一简单汇报。一、充分利用学生“新起点,新面貌”的心理,促成和谐、有序、严谨的班风。1、一周内记住学生的名字。记得刚刚毕业时,新生报到的前一天晚上就可拿到学生的档案材料。当初凭借着对工作的一腔热情,不断地翻看学生资料,把人名与照片相对应起来。待见到新生后,根据记忆即可叫出大部分学生的姓名,学生们很吃惊。尽管马上产生了威信,但效果也不是很如人意。后来只是在学生报到的当天前一小时才能拿到学生名单,我曾试图很努力地记几个学生姓名并随时叫出,结果发现效果很差:成绩优秀者被我叫出名字,给别的学生印象是老师只记住好学生,对他本人而言,助长了骄傲气焰,把昔日的荣耀当成今后的资本,其前进动力还会减弱;成绩很差的学生若被我叫到名字,他会心生疑虑:是不是老师发现了我的“劣迹”,“这个学生”的从零开始、更新形象的热情可能被我的努力熄灭。甚至有的学生很敏感地私下议论:“他是老师的亲戚吧。老师怎么那么偏向他呢。”如此努力地记住少部分学生的名字换来的竟是孤立了少数人,打击了多数人。因此我在接这届学生时,一改往日的作风,我一见到他们即坦然以告:“就像你们不认识我一样,我也不认识你们,请用行动告诉我你是怎样的人,让我早日认识你,记住你。”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号召,他们会尽力发扬自己的优点,寻找机会让我认识并记住他们。课上,一个学生主动举手问我问题。我说:“因为你勤学好问,所以我认识了你。”一个学生第1页共8页主动提出要做我的课代表,我说:“我不会忘记勇敢者的名字。”下课后,很多学生追逐打闹,大声说话,而对于文文静静地坐在自己座位的学生,上课后我予以表扬,因为她遵守下课纪律,我记住了她。下午一个学生主动与我打招呼,我说:“你是第一个主动与我打招呼的学生,我记住了你,因为你很有礼貌。”她很高兴,与她同行的学生则面露羞愧之色。之后放学扫除中,一位学生干的特卖力,我记住了他并告诉学生们因为他的主动及勤劳使他成了我第一个认识的学生""当然,也有些学生是这样被我认识的:“你是第一个迟到的人、你是第一个上课搞小动作的人、你是第一个不完成作业的人、你是第一个违反校规的人""”这简单的话语是对学生最严厉的批评,谁愿意在新的起点上就被老师1这样认识。于是同学们都会把缺点“收藏起来”。他们在表扬中进步,不到一周我就任意叫出学生的名字。我也很清楚,与班主任相比科任老师远没有那么多机会与学生接触。为了让他们更快地熟悉学生,我让学生用a4纸自制名字牌,名字面向讲桌,放于桌子上,为老师们提供方便,面向学生本人的要求写课表及本周要改缺点,也方便和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于是我的班级在顺风中起锚。2、开好主题班会。我很清楚生硬的命令或说教没有学生内在的自律、上进更有效。新生接待完毕后,我并不是马上领着大家呆板地去学习《规范》、《守则》,而是先问学生:“你们说一说现在的孩子想要成为英才,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有的学生说:“学习好,会电脑、会画画、会唱歌、会跳舞。”可马上就有学生反驳说:“光学习好还不行,更要品德好。”于是大家争论一番后,我马上总结出:有才有德。然后接着问:“光有才有德就行了吗。”大家低下了头,于是我提醒大家:“这人既有才也有德但从不关心集体,什么事也不参与可以吗。”接下来我告诉他们更要有群体荣誉感,即参与群体活动并在管理事情中,增强能力。学生明确了这些并产生广泛的认可之后,再学《守则》和《规范》,进一步明确守纪是他们成长中的必要约束,是有德的表现,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学校强加给他们的“枷第2页共8页锁”。3、精挑细选自己的得力助手,组成强有力的班委会。学生刚刚到学校,第一天就得确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