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章节复习资料第一章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被测量传感器测量电路电源指示仪记录仪数据处理仪器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2.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变到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减至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解:该仪器的灵敏度为25.40.55.35.2SmV/mm3.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0.45Ω/℃电桥:0.02V/Ω放大器:100(放大倍数)笔式记录仪:0.2cm/V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解:(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为18.02.010002.045.0Scm/℃(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为22.2218.04t℃4.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8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那台仪表合理?解:2.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20℃,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4%;2.0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6℃,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3.2%;1.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2℃,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2.4%。因此,应该选用1.5级的测温仪器。5.什么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正确度和精密度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各反映何种误差?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随机误差则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误差。正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理论真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了系统误差的大小,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它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大小。6.某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校验该传感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08MPa,试确定该传感器的精度等级。解:该传感器的精度为: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级仪表,而该传感器的精度又超过了0.5级仪表的允许误差,所以,这只传感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1.0级。根据仪表校验数据来确定仪表精度等级时,仪表的精度等级值应选不小于由校验结果所计算的精度值7.某测温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00℃,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7℃,试问应如何选择传感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以上要求?解:根据工艺要求,传感器的精度应满足:此精度介于0.5级和1.0级之间,若选择精度等级为1.0级的传感器,其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10℃,这就超过了工艺要求的允许误差,故应选择0.5级的精度才能满足工艺要求。根据工艺要求来选择仪表精度等级时,仪表的精度等级值应不大于工艺要求所计算的精度值填空1.测量是借助专用技术和设备,通过实验和计算,取得被测对象的某个量的大小或符号;或者取得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直接测量是从事先分度好的表盘上读出被测量的大小。间接测量是利用被测量与某种中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中间量,再通过相应的函数关系,中间量被测量的数值。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零位法,偏差法和微差法。5.零位法是指被测量比较;与已知标准量在比较仪器中进行已知标准量,让仪器指零机构达到平衡(指零),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已知标准量。该方法精度较高。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相对于,直接指出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