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报业人才建设的挑战与对策思考张琪杨帆[摘要]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优势,在报业融合转型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把人才培养放到了第一的战略位置,作为报业产业的核心——人,报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所遇到的危机,一方面是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的下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报业集团体制机制的制约,导致部分报业人才纷纷流失,本文对媒体融合时代报业人才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思考。[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报业人才人才管理策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人才对媒体转型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也就是说: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的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本文力图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作为传統媒体代表的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进行探析。一、媒体融合时代信息消费主要特征信息消费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信息消费兴起。当今社会既是大众媒介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也是消费主义文化开始兴起的社会,即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缘起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人们被鼓励消费,甚至挥霍浪费:其次,图像符号的技术支撑和丰富变化为商品的推销建构了一个个“神话”平台,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创造性的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其实不论是物质的消费还是信息的消费,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进行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加依赖信息消费,而信息消费的特点以及媒体对信息提供的方式导致媒体整合互动。2.信息消费有明显特征。(1)信息环境已经从区域传播转向全球流动。几乎所有人都暴露在传媒的信息环境下,但是这样的传媒环境还不是人们习惯的区域传播环境,而是在信息全球流动的背景下的多层次、多种类的传播环境。第1页共7页(2)信息消费模式从接受选择到选择接受。所谓选择接受,也就是新媒体催生的受众媒体关系模式,新媒体给公众提供更丰富、便捷的信息来源,提供了更直接有利的对媒体和传播本身的影响,人们与传媒的关系也变得双向、复杂而紧密,人们对媒体的依赖度更高。(3)信息消费需求从特定时空存在转向全时空存在。在传统印刷传媒时代,人们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一天的特定时段,比如早晨或者晚上,而电子媒介登上传媒舞台后,人们的信息需求已经从特定时段存在转向全时空存在,任何时间人们都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3.媒介新技术的应用使媒介融合日益加速。信息需求和传播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媒介格局和媒介权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印刷传媒竞争变得空前激烈,传媒业与信息业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跨媒介开始出现并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传播学家罗杰·菲德勒在其著名的《媒介的形态变化》一书中这样描述了媒介形态的变化过程“新媒介并不是只发和独立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二、融媒体时代下的报业人才遇到的挑战在报业融合转型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把人才培养放到了第一的战略位置,但现实是,人才难出、人才老化、人才流失已成制约报业发展的普遍问题。1.机关色彩浓厚的用人体制。当前大部分报社都是从机关报转型而来,具有机关单位属性,报业的主要管理者仍然来源于计划体制下的政治任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和高度的政治意识,这多少造成了媒介管理者对领导负责的工作思想和态度,并将其运用于新闻生产中,一些报社缺乏让人才的迅速脱颖而出的环境,论资排辈下人才难出是一个现实境况。以报社为代表的媒体从业人员本质属于技术人才,应该根据技术人才的特点进行选拔和提拔,从而使专业人才的专长和价值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现行机关色彩深厚的用人体制下,人才的选拔和提拔,专业因素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因素,专业人才的成长受到现实很多制约变种用人体第2页共7页制也在客观上不等于人才的成长和使用,也在客观上造成很多人才的流失。2.“重视用、轻培养”的人才观念。在媒体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媒体间的人才流动在加剧,许多媒体为了留住员工,形成了“重使用、轻培养”的用人观念,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