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日期:2001年12月19日试行日:2002年3月31日试行的“规定了普通话书面语中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的规范。编号:GF1001-2001出版单位:语文出版社进步意义:以往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规定有所不同的是,不再是强制性的,而改变为引导式的,即强调只是推荐的书写形式而已。[1]简述《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给出了338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根据科学的词频统计和社会调查,选取公众普遍使用的词形作为推荐词形。即使少数词频高的词形与语源或理据不完全一致,但一旦约定俗成,也应尊重社会的选择。如“毕恭毕敬24——必恭必敬0”(数字表示词频,下同),从源头来看,“必恭必敬”出现较早,但此成语在流传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由“必定恭敬”演变为“十分恭敬”,理据也有了不同。从目前的使用频率看,“毕恭毕敬”通用性强,故以“毕恭毕敬”为推荐词形。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5专家答疑介绍“一锤定音——一槌定音”,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推荐词形,破折号后的词建议不再使用“参与”而不再“参预”、“干预”而不再“干与”,辞书编纂、新闻出版领域应该率先垂范。无论“仔细”还是不“子细”,专家建议不要将这些正在规范中的异形词写进高考试题里。很长时间以来,像“订婚”还是“定婚”、“月食”还是“月蚀”,这些同音同义写法不同而又并存并用的异形词,时常困扰着我们的语言生活,使新闻出版和文字处理产生诸多不便,让编辑、校检人员伤透脑筋,有时甚至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笔墨官司。现在,随着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见今日第七版)的公布,这些五花八门的异形词有了规范,人们咬文嚼字也有了根据。规范意味着标准化和删繁就简,同时也意味着一定的约束,何况这一规范是要引导人们改变书写中的一些原有的习惯。连日来,社会各界对规范异形词反响强烈、议论风生。在讨论中,人们对整理表也产生了一些疑惑。有的人认为异形词从此可以通用,更多的人认为有些异形词破折号后面的词形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用了,何必再去规范。为更好地理解和推行异形词整理表,消除人们的疑虑,记者采访了几位异形词整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教育部的有关领导,请他们就以下9个问题为广大读者解惑释疑:一问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国家对文字、语音有过很多规范标准,如《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语拼音方案》。惟独在词汇方面,还没有公布过一项规范标准,据说此次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是规范词汇的第一个标准。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整理异形词?李宇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信息时代是标准化的时代,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和信息处理学界,对词汇中异形词的混乱反响强烈,希望国家能有一个规范。李行健(异形词整理表课题组负责人):异形词就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同音同义、书写形式不同而又并存并用的词语。茴香豆的“茴”字,孔乙己能给出4种写法,这在当时也许算是学问,但如今谁再用这4个“茴香豆”来炫耀学问,那就未免过于迂腐,甚至给语言文字造成混乱。如果涉及关乎命运的法律条文或关乎前途的升学考试,异形词的干扰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到了非规范不可的地步了。高更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异形词整理表课题组顾问):异形词跟异体字一样,是汉语书面语的累赘。由于过去没有整理异形词,当出现“笔画”还是“笔划”这类问题时,就会使人举棋不定,这不利于维护民族的文化形象,不利于净化国家的语言环境。二问许多读者说,规范异形词的确很有必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