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下期历史期末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个1分,共12分)1、隋唐时期,青年李进赶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参加了殿试,这可能发生在什么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2、回纥是今天的什么民族的祖先。()A、维吾尔民族B、藏族C、蒙古族D、满载3、“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满朝朱紫贵,尽为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那种制度的推行有关?()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宗法制4、1038年,建立政权,定都兴庆(今银川)的党项民族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完颜阿骨打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代天骄指的是()A、成吉思汗打了许多胜仗B、成吉思汗灭了南宋C、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D、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6、两宋时,政府在对外贸易设立市泊司,下列可能设立市泊司的城市是()A、天津B、广州C、上海D、海口7、元朝专门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宣政院8、魏晋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何朝代时,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朝B、唐朝C、两宋D、明朝9、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两位皇帝时()A、秦始皇、唐太宗B、秦始皇、明太祖唐太宗、明太祖D、唐太宗、明成祖10、下列诗句,表达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爱国情怀的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D、“文臣不爱钱,无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11、金奔巴瓶制度是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确立的()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12、康熙帝、乾隆帝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A、无锡B、广州C、南京D、松江二、读图、识图题:(本大题2小题,共7分)1、读图:填出图中各国都城对应的名称(3分)A、_B、_C、_、2、读下图回答:(4分)⑴、本图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2分)⑵、从图中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的什么什么情况?(2分)三、材料分析题:(13分,2个小题)1、这种纸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木屋人物,铺户压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6分)⑴、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方?(3分)⑵、该货币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3分)2、阅读材料回答:(7分)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ABC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⑴、材料一中,太宗皇帝的“长策”指的是历史上什么制度?其实质是什么?(2)⑵、这一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⑶、结合材料二,谈谈这一制度有什么作用?(3分)四、阅读判断:(4分,对一个得1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多次兴文字狱,而清代文字狱次数最多,处罚之重,实为历代之罕见,,统治者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扑灭汉族人民的反抗,钳制言论,禁锢思想,于是大兴文字狱,造成大批历史文献被焚毁和失传,对我国文化遗产是重大摧残。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符合上表意思的,请在()内画√;违背上述信息的意思的,请在()内画×;是上述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内画○A、清朝统治者为扑灭汉族人民的反抗意识而开创了文字狱()B、文字狱是统治者强化其思想统治的手段()C、康熙年间较大的文字狱有明史案和,<<南山集》()D、文字狱严重摧残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五、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14分)1、2008年3月14日,西藏发生了分裂活动,这是违背历史、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有铁的历史政据的。(6分)⑴、请你列举二例唐朝时汉藏两民族密切交往的大事。(2分)⑵、谈谈元朝、清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西藏?(4分)2、关于郑和下西洋:(8分)⑴明成祖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2分)⑵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2分)⑶、郑和下西洋下西洋有什么影响?(4分)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选择题(12分,选对1个1分)1、D2、A3、B4、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