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沈四小数学学科教学备课表教研组研究专题4C目标导学下解决问题的研究学习内容归总问题★教材学情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2页的知识。这部分的学习是让学生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今后借助线段图分析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总价相等这一数量关系用直观示意图(用离散的图形画出)无法呈现,而且当数据很大的时候画起来也很麻烦了。线段图通过用上下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既能很好地表明总量一定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能体现每一步中单价与数量的关系。在理解算理、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借助图形理解算理、分析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一方面,在学生自主动手画图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线段图比直观图更加清晰、简洁,从而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让学生看着线段图,说一说自己发现了哪些信息(数据和数量关系),提高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例题、“做一做”等题目的对比分析,建立“归总”问题的教学模型,即“总量不变,需要先用乘法算出总量”的数学模型,加深学生对乘、除法数量关系的理解。学习目标识记积累知道先求总数再求份数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方法。理解应用通过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难点:学会画线段提分析数量关系。预学设计预习书本例9。学力培养培养学生表达力、合作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进课堂作业本p50,第1、2题。引学师:小明搬新家,妈妈准备添置一些新的碗筷。他们来到超市看到这里的碗价格不一,妈妈说:(出示幻灯片,学生静静看)我带来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师:从妈妈说的话中你知道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信息和问题,教师贴磁条)师:你能独立解决这道题吗?请看学习要求,谁来读一读?(指名一个学生读)通过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归总导学学习要求:1、先独立思考,用画图表示信息与问题,再列式计算。2、组内交流:我是根据()和()求出(),算式是()。再根据()和()求出(),算式是()。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老师把有代表性的图和解决方法叫学生事先写在白板上,准备汇报。自学学生自学。2/3问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内交流。教师指导,准备汇报。讲学小先生讲学: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你的算式。、展示正确的作品。预设1:我是根据(6元一个的碗)和(6个)求出(总价钱或这些钱),算式是6×6=36(元)。再根据(这些钱)和(9元一个的碗)求出(可以买几个)。算式是36÷9=4(个)。师:真棒,解题思路说的非常清楚和完整。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师:非常好,列综合算式也可以。预设2:我是根据(6元一个的碗)和(6个)求出(总价钱或这些钱),再根据(这些钱)和(9元一个的碗)求出(可以买几个)。所以算式是6×6=36(元)36÷9=4(个)师追问:为什么你要画的一样长?(因为总价钱是一样的)展示错误的作品,生讲。师:这位小朋友这样画的2段线段图好不好?评价一下。师课件再演示一遍。预设3:我是根据(这些钱)和(9元一个的碗)求出(可以买几个)。但是这些钱不知道,再根据(6元一个的碗)和(6个)求出(这些钱),算式也是6×6=36(元)算式是36÷9=4(个)2.同学质疑补充。3.教师整合小结:生边讲边说。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道题的时候可以根据(6元一个的碗)和(6个)求出(总价钱或这些钱),再根据(这些钱)和(9元一个的碗)求出(可以买几个)。师板书列式。6×6=36(元)36÷9=4(个)当然也可以写成综合算式。最后不要忘记答。(语言简洁:根据(这些钱)和(9元一个的碗)求出(可以买几个)。但是这些钱不知道,再根据(6元一个的碗)和(6个)求出(这些钱)检验:妈妈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4个一定正确吗?我们可以(检验),谁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