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河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建设一批体现全新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精品课程,实现优秀课程资源的共享,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搞好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现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建设有关精神,并依照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一、建设原则1、高水平建设原则。精品课程要具备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条件,能反映课程建设最高水平,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能体现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2、资源共享的原则。经过建设,课程资源能够上网,实现优秀课程资源的校内或校际共享。3、分级建设的原则。精品课程分校、省、国家三级建设,精品课程原则上不能越级申报。二、建设要求1、要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明确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2、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通过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3、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4、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注重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5、可根据我校情况自编优秀的教材,也可选用省、部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三、申报方式1、申报条件。原则上为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申报课程必须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教师队伍合理,主讲教师具有教授职称。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课件等教学文件齐全,并能上网。为评价主讲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将组织专家随机听课。2、表格填写。申报表格的填写要有针对性,首先要要认真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和其他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填报申请表格3、申报步骤。教务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部门,各教学单位可直接向该处申报,并填写和报送有关表格(或通过学校相关网站提交课程信息)。四、评审方式学校将聘请有关专家对申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3实验指导、参考文献、课件等进行评审,并通过专家听课确定教学效果。经专家综合评议后,符合条件的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授予“校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推荐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五、运行管理1、课程上网。被确定精品课程后,该课程教学资源全部上网,教务处负责网络的运行、维护和升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经常更新上网内容。2、年度检查。校级精品课程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在网上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课程暂取消“校级精品课程”的称号,停拨、停用建设费,但保留一年内申请复查的资格。被取消“校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的课程不能重新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六、知识产权管理校级精品课程的非商业使用权归学校,课程负责人要确保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七、经费支持1、学校对校级精品课程每门提供10000元经费支持,分期拨付。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前先拨付60%,上网后经检查合格再拨付40%。2、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将给予配套经费。3、经费使用范围和办法同教学改革项目。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4八、其他未尽事宜将另行规定。本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