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下的个人信息管理摘要:大数据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个人信息成为未来国家、企业争夺的重要资源。用户使用网络服务的同时必然会在网络上留存个人信息,这些用户的个人能够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不小的经济价值。完全禁止网络服务商利用掌握的用户个人信息是不现实的,对大数据预测的过度管制将会阻碍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利益存在天然矛盾。必须在两者中找到利益的平衡,既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又给予互联网企业足够的信息利用和商业发展空间,尽力降低信息利用的风险,促进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被如何侵害的情况下来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应对措施。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个人信息管理;隐私保护目录摘要.Ⅰ目录.II1.绪论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概述22.1大数据时代的产生22.2大数据时代的特征.22.3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22.2大数据时代的特征.2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管理现状33.1个人用户安全意识淡薄33.2个人信息保护法规难以应对时代挑战.34.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44.1硬件风险44.2网上行为的定位跟踪44.3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顾虑44.4权力部门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与监控55.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管理措施65.1大力完善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立法65.2加强行业规范及行业自律性建设…..65.3提高技术水平65.4提高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76.结论8致谢8参考文献91.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信息网络的飞跃式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与互联网相连,并且通过网络记录自己的个人信息、生活习惯等等,由此产生了大数据,尤其是伴随着云技术、储存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以及社交娱乐都创造着海量的数据。大数据的兴起带来了社会的巨变。利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挖掘出此前从未引人注意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挖掘出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预测技术能够广泛的用于生活中的各类领域,大数据的触角伸向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变革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全新的挑战。海量的个人信息在信息网络当中储存,如果个人信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而泄露或者丢失,都将对个人或者企业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尽快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规范大数据技术发展。因此针对目前个人信息管理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刘德良认为个人信息因具备稀缺性、有用性、可控性这三个属性,属于法律上的财产[1]。王利明认为信息资料蕴含一定的商业价值,个人信息具有财产的因素,但这并非个人信息的主要特征,个人信息具有可识别性,体现人格特征。同时个人信息资料包含一部分商业价值,具有财产属性[2]。王忠提出建立个人信息销售许可制度,建立规范的个人信息交易市场,用规范的市场来代替私下的交易,有效的防止隐私泄漏,以达到合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3]。来自纽约大学的NissenbaumH教授主要研究的主要研究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她认为,信息收集与传播的场合是分析信息保护的一项重要关注点。保护个人信息的重点就在于确保信息始终留在信息最初生成的区域而不会随意的发生改变[4]。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SoloveDJ主要的研究成果是关于信息保护与个人名誉。他的主要观点是,信息泄露的危险不在于无法控制个人信息的,而在于失去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之后可能会对信息主体的名誉权产生的损害[5]。王利明认为个人信息权与个人人格密不可分,是一种新型的具体人格权,尽管各国对个人信息采用了如刑法、行政法的手段等手段在内的多重保护机制,但这并能够对个人信息权作为民事权利的基本属性产生影响,应在人格权法中对个人信息权做出解释和规定,并在人格权法中明确此项权利的范围、内容、收集原则、侵害责任及商业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