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开想象激活思维4年级习作教学畅谈想象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它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等于为写作插上了翅膀,写出的语言具体形象,富于创造力。平时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但教师平时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硬性要求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叫他们随身带着笔和本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生活,并有重点地记下来。素材多了,作文时就能随意挑选,作文也就写得典型、生动。如学校拔河比赛时,就可以教学生注意观察每个队员的动作、姿势、表情、叫喊情状等,让他们懂得只有看得分明,才能写得逼真;在家里,要让学生留意家人打电话、看电视、接待客人及其他家务活动时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为写人的作文做准备;在社会上,正逢盛世,繁荣的市场经济,巨大的家乡变化等,这些充满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更需要留心观察,用心去感受。?生活是作文的“源”,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一件平凡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学生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学生们的生活相对于成人来说还显得单调、枯燥,课外实践活动欠缺,生活面过于2狭窄。教师要找准孩子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如带着学生去观察学校里花草树木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拣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再通过联想挖掘它的深意,或者有目的地带学生逛超市、访社区。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我首先引导学生要注意周围的人和事。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文章的新源于生活的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写出有创意的文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体育运动会,旅游,科技发明小创作,社会调查等活动,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材料。鼓励学生写片段。其次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方式的合理性。只有确定好观察点,辨别好方位,充分调动各感官的功能,有顺序,有层次地表述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及动态,才能把他们逼真地展现给读者。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片段的基础上,我凭借教材中的范文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被文章中真挚的父爱所震撼,被作者精巧构思的人物形象特征“背影”所感动。课后我要求学生在观察中抓住父母最突出的特征,采用最佳的表现角度写一篇描述父母的作文。很多学生抓住父母的“微笑”,“白发”,“眼神”,“手”等最佳角度,塑造出各具特征的父母形象。在学生的笔下,父母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面孔,而是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生动人物,许多文章读起来真挚感人。3交流故事,激发想象。孩子们根据平时的积累,讲述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的感受。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说观察能力是写作的重要基础,那么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读自悟,相互讨论,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处于兴趣盎然的读书中,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用心去读书,去思考,进入人物的内心去体会人物的情感,如:《掌声》中英子因为“那一阵掌声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熟读精思,必知其义。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文章的内涵。教师通过“现在你们每个人就是英子”将学生的情感拉到英子的身边,拉到英子的内心去感悟,去体会,使学生的情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它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就是创造出一种自己从未感触4过的新事物,新形象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具体训练过程中,需借助课文的讲授,采用扩写、缩写、插写、改写、续写等手段。在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环节上下功夫,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想像空间。例如:在《最后一课》讲完后,我让学生续写《下课以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