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技能鉴定题库一单选题1.在节流装置的流量测量中进行温度、压力等修正,是修正什么误差(C)。A.引用误差;B.附加误差;C.系统误差;2.节流件的(C)与管道的中心线应互相垂直。A.中心;B.径距;C.端面;3.椭齿流量计是一种(B)流量计A速度B容积C节流D叶轮4.节流装置是将流量信号转换成(C)信号A电流B电压C差压5.在管道上安装孔板时,若将方向装反会造成差压计(B)A指示变大B指示变小C无变化6.差压式流量测量系统中,负压阀漏将会造成(B)A流量指示变小B流量指示变大C无变化7.热电偶是根据(C)原理进行制造的。A热敏效应B热导率C热电效应8.热电偶热电极材料的(C),是衡量热电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A粗细B长短C均匀9.光学高温计采用(B)测量物体的亮度,来测量物体的温度。A观测法B比较法C均衡法10.用K分度号的热电偶和与其匹配的补偿导线测量温度。但在接线中把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了,则仪表的指示(C)。A偏大B偏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11.为了提高水银温度计的测量上限,通常在毛细管内感温液上部充以一定压力的(B)。A空气B惰性气体C氧气、12.在分度号S、K、E三种热电偶中,允许误差最小,测量精度最高的是(A)型热电偶。ASBKCE13.在分度号S、K、E三种热电偶中,热电势最大,灵敏度最高的是(C)。型热电偶。A.SB.KCE。14.用电子电位差计测热偶温度,如果热端温度升高2℃,室温(冷端温度)下降2℃,则仪表的指示(A)。A.升高2℃B.下降2℃C.不变D.升高4℃15、一个线性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B)A.干扰作用的形式及强弱;B.系统本身的结构及参数;C.干扰作用的形式、强弱和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16、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是依据:(B)A.实现闭环回路的正反馈。B.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C.系统放在倍数恰到好处D.生产的安全性。17、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容量滞后和纯滞后。B.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2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容量滞后。。18、对某PI调节系统,为了防止积分饱和,采取以下措施,问哪一条是不起作用的?(D)A、采用高低值阻幅器。B、采用调节器外部积分反馈法C、采用PI-P调节器。D、采用PI-D调节器。19、在锅炉自动给水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过度过程应为(C)。A发散振荡B等幅振荡C衰减振荡D非振荡单调过程20、对惯性滞后大的调节对象,如克服影响,可引入(C)作用。A比例调节B积分调节C微分调节D比例积分调节21、自动控制系统中扰动量是指破坏平衡状态,引起被控量变化的(C)因素。A.内部B.调节器故障C.外部D.测量误差22、调节器的比例带越大,调节作用(B)A越强B越弱23、对于调节器“正”、“反”作用的定义,如下几种说法中你认为那种才是严格无误(C)。A调节器的输出值随测量值的增加而增加的,为“正”作用,反之为“反”作用。B调节器的输出值随偏差值的增加而增加的,为“正”作用,反之为“反”作用。C调节器的输出值随正偏差值的增加而增加的,为“正”作用,反之为“反”作用24、试判断下述那种说法是正确的;(B)A、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弱;B、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25、在工作现场,仪表纵向干扰的产生主要是由(C)引起的。A、磁场强度;B、仪表绝缘强度;C、高温漏电;26、固、液两相之间的平衡温度称(B)。A沸点B凝固点C三相点27、工业控制机系统组成的基本特点在于(C)。A主机B人机联系设备C外围设备28、关于压力的叙述中,以下叙述(B)是表压力。A以绝对真空作为基准零点而测定的压力B以大气压力作为基准零点而测定的压力C以1平方米面积上,受1牛顿力为基准零点而测定的压力29、设计一套用孔板测量流量的系统中,温度元件应安装在(B)。A孔板前B孔板后30、某容器内的压力为1.0MPa,为测量它,应选用量程为(B)的仪表为最佳。A0~1.0MPaB0~1.6MPaC0~2.5MPa31、仪表引压管路的强度和严密性的压力试验,一般应为设计压力的(D)。A1.5倍B1.15倍C1.25倍D液体试压时为1.25倍,气体试压时为1.15倍32、用压力法测量开口容器液位时,液位的高低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