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p12.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3.在实际监测中,因需要监测的项目较多,但又不能同时进行,所以在监测时,应根据污染物本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来选择有限监测对象3.1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性监测、咨询服务性监测4.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P86.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优先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有12类,58种p87.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p10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只有国家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环境标准的选用: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地方)先执行地方标准、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掌握)8.饮用水不存在自净问题,故无BOD、DO等指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实施日期1998-01-01(也是新老污染源的区分时间界限)(理解)适用对象:排污的一切企事业单位。一切排污单位:指本标准适用范围所包括的一切排污单位;其他排污单位:指在某一控制项目中,除所列行业外的一切排污单位。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1、按监测目的的分类,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三类。2、按监测介质对象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__水质__、__空气___、__土壤__、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检测、卫生监测等。3、环境监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___被动___、___主动___、自动___。4、污染因素的四个综合作用分别为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和拮抗作用。5、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___时间___而改变。6、环境监测的三个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溯性。7、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状态与结构的分析,目前多采用化学分析_方法和__仪器分析_方法。8、环境污染物测试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技术和__生物技术___,其中物理化学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9、___仪器分析__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10、在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__14__个化学类别共_68_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_58_种。1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目的是为了___保障人群健康___、__维护生态环境___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留有一定安全余量,对环境中___有害物质和因素___所作的限制性规定。12、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三级六类”。三级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13、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地方标准__严于___(严于/松于)国家标准。14、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规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称之为_标准。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16、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适用地表水__II__类水体标准、游泳区适用地表水__III___类水体标准、工业用水区适用地表水__IV__类水体标准20、地表水水质标准比五类水更低的称为__劣五类__。21、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汞的Ⅲ类标准值为≤0.0001mg/L,高锰酸盐指数的V类标准值为≤15mg/L,化学需氧量的Ⅲ类标准值为≤2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