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科技信息学院多媒体通专业二年级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多媒体通信试题C卷答案2————————————————————————————————作者:————————————————————————————————日期:石家庄科技信息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多媒体通信》期末考试试卷答案系别班级姓名学号分数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判断题(请在问题后面的括号内,你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6分)1.现代生活中,逐行扫描的彩色电视机逐渐增多。有人就说,这是因为逐行扫描的彩色电视机显示的画面,比隔行扫描的彩色电视机更清楚。这个人说的话正确吗。(╳)2.TCP协议的重传机制不利于实时媒体的传输,仅适于可靠传输的非实时数据。(√)3.对于音频流和视频流而言,听觉对声音的不连续性比视觉对图像不连续的敏感程度要高。(√)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面帧中属于帧间预测编码的帧有那些?(BC)AI帧BP帧CB帧D全都不是2.我国广播电视所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帧频为_____。(B)A50帧/秒B25帧/秒C60帧/秒D48帧/秒C卷共(5)页第()页43.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B)A.量化级数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B.量化级数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C.量化级数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D.量化级数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4.下面属于无损压缩编码的方法有那些?(AD)A霍夫曼编码B子带编码C离散余弦编码D算术编码5.3.多媒体通信中的“媒体”指的是___。(A)A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显示媒体D传输媒体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名词2分)1.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本图像信息的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2.空间频率物理量在单位空间距离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3.虚电路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建立的一种逻辑连接,主叫或被叫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这种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网络呈现面向连接的特征。其并独占线路和节点资源。4.延时抖动数据在网络传输中延时的变化。5.QoS服务质量决定用户对服务满意程度的一组服务性参数。C卷共(5)页第()页5四、简答题(共74分)1.常用的压缩编码有哪些?(6分)每个1分答:差值脉冲编码、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线性预测编码、矢量量化编码、子带编码和感知编码。2.简述子带编码的工作原理及其编码的好处。(8分)答:首先用一组带通滤波器将输入信号分成若干个在不同频段上的子带信号,然后将这些子带信号经过频率搬移转变成基带信号,再对它们在奈氏频率上分别取样。取样后的信号经过量化、编码,并合成成一个总的码流传送给接收端。在接收端.首先把码流分成与原来的各子带信号相对应的子带码流,然后解码、将频谱搬移至原来的位置,最后经带通滤波、相加得到重建的信号。6分好处:(1)可以利用人耳(或人眼)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感知灵敏度不同的特性,在人的听觉(或视觉)不敏感的频段采用较租糙的量化,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3分(2)各子带的量化噪声都束缚在本子带内,这就可以避免能量较小的频带内的信号被其它频段中的量化噪声所掩盖。3分3.分别画出彩色电视数字化过程中采用的4:2:2和4:2:0两种取样结构。(12分)两个各6分4:2:24:2:0C卷共(5)页第()页64.简述影响多媒体同步的有哪几种因素?(12分)答:每个2分1.延时抖动2.时钟偏差3.不同的采集起始时间或不同的延时时间4.不同的播放起始时间5.数据丢失6.网络传输条件的变化5.用图示方法画出:时域参考框架各部分与多媒体同步的四层参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叙述同步机制的3个层次各自的任务是什么。(12分)答:第一个对应项1分其他每个对应项2分媒体层:申请必要的资源和系统服务;获取和提交一个完整的LDU。1分流层:决定LDU的大小并生成对LDU的处理方案;向媒体层提交QoS要求。1分对象层:实现连续媒体和非连续媒体的同步并完成非连续媒体对象的处理。推导出必要的调度方案,进行初始化工作。1分6.下图是一个QoS分层模型,请写出应用层、系统层、设备层所对应的QoS参数。(12分)每项4分C卷共(5)页第()页77.(12分)每个排序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