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空间规划(20162030年)》主要内容简介一、总则1、规划目的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优化空间组织和结构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探索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提升空间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芜湖市空间规划(2016-2030年)》。2、规划年限本次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3、规划范围本规划分为市域和市区两个层次。市域:即芜湖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和南陵县,总面积约6026.05平方公里。市区:即芜湖市辖区范围,包括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及三山区的行政区范围,面积1495平方公里。二、市域规划1、市域发展定位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和科技教育卫生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2、市域主要城市职能芜湖市及所辖县的主要职能依据各市县至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而确定。芜湖市城市职能: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和科技教育卫生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无为县城市职能:皖江北岸区域次中心城市、沿江产业基地、交通物流中心、宜居宜业的生态滨江新城。繁昌县城市职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镇,沿江客货集散与交通物流的重要廊道;以循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物流、旅游及现代服务业基地;具有多元文化和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芜湖县城市职能:皖江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芜马城市组群东部门户交通枢纽;芜湖市域综合功能完备的宜居城市。南陵县城市职能: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皖江生态文明建设基地;芜湖市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都市生态休闲后花园。3、指标体系(1)主要发展指标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至2030年市域户籍总人口465.10万人,市域常住总人口559.3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4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400亿元,粮食总产量135万吨。城镇化与空间利用指标:至2030年,市域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8.16%和88.86%;市域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1494.71公顷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1727.60公顷以内,国土开发强度不突破21.89%;市域公路(国省道)与铁路网密度为1.95千米/平方千米,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61261公顷。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指标:至203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5%,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10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平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2)空间管控指标开发强度管控指标:至2030年,市区开发强度控制在9.19%,无为县开发强度控制在4.89%,芜湖县开发强度控制在2.94%,繁昌县开发强度控制在2.1%,南陵县开发强度控制在2.78s%。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指标:至2030年,市域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1917.50公顷;其中,芜湖市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369.10公顷,无为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449.69公顷,芜湖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7700公顷,繁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648.16公顷,南陵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750.55公顷。非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指标:至2030年,市域非建设用地总规模为470687.50公顷;其中,芜湖市区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94098.74公顷,无为县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172648.50公顷,芜湖县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48940.30公顷,繁昌县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45797.29公顷,南陵县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109202.67公顷。4、空间结构(1)空间发展战略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坚持“区域联动、组群发展”思路。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全面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协调沿江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关系,打造成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经济繁荣、城镇密集的沿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