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专升本高频考点一、阈值阈强度: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简称阈值。二、内环境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浸浴并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三、反馈(正负)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效应的作用相反,使原效应减弱或抑制。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效应的作用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原效应。四、细胞物质的转运单纯扩散定义: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由细胞膜浓度高的一侧f细胞膜浓度低的一侧的转移。易化扩散定义: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由细胞膜浓度高的一侧f细胞膜浓度低的一侧的扩散。主动转运定义:小分子物质、离子由细胞膜浓度低的一侧细胞膜浓度高的一侧的转运。(1)原发性主动转运:(2)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入胞定义:大分子物质由细胞外f细胞内的过程出胞:定义:大分子物质由细胞内f细胞外排出的过程。五、继发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六、动作电位概念机制定义: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产生机制:①去极化:主要是Na+通道开放Na+内流。②复极化:主要是K+通道开放K+外流。③后电位:Na+-K+泵发挥作用。七、静息电位的概念和机制静息电位:指细胞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内外存在的内负外正电位差。产生机制:1、细胞内外各离子分布不均2、静息时细胞对K选择性通透八、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膜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终池f终池Ca2+释放f肌浆Ca2+浓度增高fCa2+与肌钙蛋白结合f原肌凝蛋白变构f横桥作用位点暴露f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f横桥头ATP酶激活分解ATPf横桥扭动f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f肌小节缩短。九、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血细胞容积/血液容积X1(也称红细胞比容)男性:40%〜50%,女性:37%〜48%。十、血浆渗透压血浆总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300mOsm/L)十一、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及血流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够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血沉:红细胞每小时的沉降速度。男:0-15mm(第一小时末)女:0-20mm(第一小时末)血浆白蛋白提高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球蛋白和纤维蛋白降低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风湿病、结核病、炎症、血液病,月经期时,免疫球蛋白增多使血沉加快。十二、红细胞的生成(原料、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⑴生成原料:Fe2+蛋白质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⑵成熟因子:叶酸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红细胞的生成调节组织缺氧时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还有雄激素、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均可增加红细胞的生成。十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参与生理止血功能。2.促进血液凝固3.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十四、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异物(胶原、玻璃、白陶土)激活启动因子(因子XH)。所有因子都在血液中。十五、肝素与温盐水纱布促凝(1)(粗糙面)纱布:是异物,可激活XX和血小板。⑵温度:增快酶促反应,凝血反应加速。六、心动周期七个期特点时相压力瓣膜血流方向心房心室动脉二尖瓣动脉瓣等容收缩期0.05sPa〈Pv〈PA关关无快速射血期0.1sPa〈Pv〉PA关开心室到动脉减慢射血期0.15sPa〈Pv〈PA关开心室到动脉等容舒张期0・06-0・08sPa〈Pv〈PA关关无快速充盈期0.22sPa〉Pv〈PA开关心房到心室减慢充盈期0.22sPa〉Pv〈PA开关心房到心室房缩充盈期0.1sPa〉Pv〈PA开关心房到心室十七、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搏出量X心率(1)影响搏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容量负荷)=心肌初长度=心室舒张期末充盈量=充盈压。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成正变关系。但心率过快,心室充盈减少,使搏出量减少。十八、心肌细胞生物电时期时项电位机制0期去极化过程-90mv+30mvNa+离子内流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30mv-0mvK+离子的外流2期平台期0mv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