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全国有中小学68万多所,中小学生两亿多人,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中入学率达到88.6%。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第十九课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掌握“”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运用资料理解分析指导学生利用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意义,认识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自觉性树立科教兴国意识了解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加深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树立学本领,建祖国的理想看课本P98回答:党和政府如何重视和发展基础教育的?1、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六十年代的某校今天的花园式的校园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指明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你来说一说:1、国家还提高了教师的地位,专门设立了教师的节日,你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2、你能正确对待老师吗?①上课时你是不是能做到认真听讲?②老师布置的作业你能不能按时独立完成?③老师批改后的作业,你是否及时改错?④对老师对你的批评你是怎样看待的?又是怎样对待的?辩一辩《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对上述法律条文的理解下面说的对吗?为什么?1、我们上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2、上学是我们的权利,上不上,由我们自己说了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贫困地区的简陋的校舍贫困地区渴望知识的孩子她就是苏明娟,她和许许多多的穷困山区的孩子一样无钱上学,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的人。她学习勤奋努力,顺利地考入安徽大学。渴望知识的贫困地区的孩子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谈一谈。(提示: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请你给苏明娟写一封信,谈谈你打算怎样帮助失学的儿童。表达心声:国家重视高等教育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如何?2、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2)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3)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4)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如何?(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三分之一以上,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上有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思考:国家为什么重视发展教育呢?提示材料: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3、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