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类比较分析类一、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赫尔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二者教育理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一)相同之处对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理解,是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前提。都关注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过程等教育基本问题。(二)不同之处在道德教育方面,赫尔巴特更重视个人的观念的培养,杜威则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课程内容方面,赫尔巴特提倡分科课程,杜威强调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方面,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杜威强调五步教学法。在教师和儿童地位方面,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主导,杜威强调儿童兴趣。在教育史上,两大流派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结为三个中心: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系统书本知识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课堂教学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对立。二、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异同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誉力“幼儿教育之父”蒙台梭利是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她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推动了新教育运动及儿童教育的发展。二者的幼儿教育理论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一)相似之处都强调对儿童天性的尊重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都接受了卢梭的影响,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反对外烁论;信奉性善,赞同内发论,主张儿童为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遵循自然,强调教育中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福禄培尔认为,既然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根源,人性肯定是善的。因此,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从人的完美性和本来的健全性来看,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初的基本标志必然是容忍的、顺应的,仅仅是保护性的、防御性的。他指出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会使存在于人身上的上帝的精神即自由与自决丧失掉,而自由与自决正是全部教育和全部生活的目的与追求。蒙台梭利指出,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她指出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儿童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她指出当时教育的错误在于,没有意识到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儿童具,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生命,因而有意无意地压制儿童发展。都非常重视幼儿期的教育。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岁儿童的教育,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倡导建立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福禄培尔明确表示必须为〜岁的儿童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以便协助家庭更好地教育孩子。他把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强调幼儿园是家庭生活的继续和扩展。他指出幼儿园工作的任务是为儿童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同时还应担负起训练幼儿园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的任务。蒙台梭利积极开办“儿童之家”,招收〜岁的儿童入学接受教育。她指出对于岁以后的儿童,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有准备的环境,即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二)不同之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同。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福禄培尔倡导“游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我教育、感官教育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等,认为工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反对有想像活动的游戏及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组织形式的不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福禄培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福禄培尔深切感受到儿童之间社交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活动所导致的个性自我实现,必须经由“社会化的历程才能达到。他曾主张应在团体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他把、“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教育方法,要求教育儿童使之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的复演。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学习。教师作用的不同在教师作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