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发展建议初探——以富田古镇为例[摘要]本课题以《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富田古镇为样本,从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落管理、保护形式、活态传承及改善生活质量等角度,针对政府、村民、商界、学界、第三方社会组织、媒体六大保护主体,根据富田古镇传统村落保护现状,提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延续性和指导性的发展建议,寻求吉安市传统村落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为吉安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传统村落;吉安;富田古镇一、传统村落概况及吉安市传统村落——富田古镇样本描述(一)传统村落1.传统村落的概念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传统村落是指那些在民国以前建村,建筑坏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年代久远,但至今仍拥有相对完整的村落形态格局、相对完好的特色民居,相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生存空间,人们聚族而居,现在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是与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包含着传统的生产生活。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它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文化强国,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2.传统村落的特征(1)空间布局中国传统村落选址多依山傍水,深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屋舍建筑坐北朝南,布局上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传统村落的平面功能组织以某一特定事物为中心,呈网状向周围扩散,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村落讲究“居中为大”,因此,作为宗族权威载体的宗庙和祠堂,常常占据着村落的中心位置,其他建筑再以此为中心呈网状向四周扩散,层层叠加。网状布局的村落形态有利于村民联系宗室和血缘关系,有利于部族抵御外敌。传统村落的形态结构、村落选址、建筑形态等空间形态还深深的受中国风水学的影响。(2)情感寄托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第八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45亿人,且大部分为农村向城镇流动。背井离乡为生计、为学业、为梦想,奋斗拼搏之余难免抬头仰望故乡明月,怀念故乡快乐时光,思念故乡心系之人。我们经常谈及的“落叶归根”,传统村落就是扎根的载体之一,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游子的精神朝圣地和皈依地。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到:“乡村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凝固了我们久恋的乡愁、难舍的乡情。(3)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较为落后。生产方式主要以农业耕作为主,生产工具较为落后,机械化率和现代化绿都较低。公共基础设施也较为落后,传统村落多分布于偏远的山区,交通相对闭塞,通信不够发达。(4)民风民俗传统村落的民俗独特、民风淳朴。独特的民俗主要有:节庆民俗,传统村落在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各种类型的庆祝活动,伴随着各类社交娱乐活动,如端午节的粽子和龙舟、元宵节的灯会和其他节日的社戏等;婚嫁民俗和丧葬民俗,它是传统村落地方文化的集中反映;贸易和游艺民俗,典型的有庙会;信仰民俗,主要表现在宗教和祭祀上。(5)文化底蕴浓厚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部承载厚重历史的典籍,记录着先辈的智慧创造与文化记忆,传承着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璀璨II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我国农耕文明史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二)吉安市富田古镇概况及基本现状描述自2012年12月7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已经进行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共评选出中国传统村落4153个,吉安市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有41个,其中富田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