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课堂实录田家炳中学张丽彬师:短短几分钟的相识,我从同学们的眼神中读出了灵动,读出了自信,希望今天在这个舞台上,我能看到同学们的风采,首先,请今天演讲的两个同学。课前即兴演讲生1:梦想: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它会催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没关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生2:自信:人生需要目标,有目标才有奋斗,有奋斗才有充实感。要充实必定要自信。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永无波浪的,它是一条充满艰辛坎坷、曲折,充满挑战,充满挫折的旅途。但是我不怕,因为我的心中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我,那就是成功、我要成功所以,我对任何事都充满了自信,自信让我变得勇敢坚强。同学们,请记住:一定要充满自信,因为人生需要自信,自信让人成功。师:课前请同学们欣赏几所大学的图片: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同学们向往这所学校吗?(生答:向往)师:那同学们一定努力学习,为上北京大学而努力奋斗,想要上北京大学,必须要付出辛苦,还要经历很多,作才田晓菲就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才对北京有了深刻的回忆,今天,我们就和田晓菲再一次走进北大的校园,去感受北京带给我们的喜悦。师: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对北大特殊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二、作者介绍本文作者田晓菲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点什么,这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三、检查字词耳目一新谈笑风生通幽曲径不折不扣一视同仁茫然若失白驹过隙津津有味绅士风度似曾相识四、朗读课文,交流问题(1)自由读文,想想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去写北大的?(3)作者为什么说“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北大的人”有什么特点?(4)有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共鸣,读一读,赏一赏,并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五、拓展延伸。《十三岁的际遇》中写道,作者七岁时已经向往北大,十三岁时成为北大的学生。同学们正值这个年龄,那么十三岁的你有什么梦想呢?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段文2字。师:当堂习作:十几年的教师生涯,似乎让我厌倦了教师这一职业,但是今天和同学们共度的这一段美好时光,让我厌倦的念头彻底埋葬。我觉得老师就是爱的化身,就是奉献的代名词,我希望自己做一个有生命力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老师,我更希望自己做一条河,一条能够让小鱼儿快活地游玩、觅食、成长的河流,我陪伴着学生们,学生们陪伴着我,我们一起往前流淌、流淌……生当堂习作:生1:鸟儿因为有了梦想,能在天空和白云之间翱翔;鱼儿因为有了梦想,能在大海更深处漫游......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校长。如果我的梦想实现了,我当校长的学校环境一定很美丽。学校里有清清的池塘,池塘里种着许多的荷花,有粉红色的,有淡白色的,好看极了。还会有一条长长的小溪小溪周围有草坪,长着绿绿的小草,还有盛开的野花。同学们下课了可以在这里休息、玩耍。我想他们一定会很喜欢,因为在这里就像呆在大自然里一样。生2:有人说“现在的路是我们曾经认为最好的选择。”既然驰远天合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那么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不顾风雨一路前行。盛年不再来,及时当勉励。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