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讨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VIP免费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讨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1页
1/14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讨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2页
2/14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讨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3页
3/14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讨摘要: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它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称之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无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处在发展中的国家,达都面临着未成年人犯罪迅速增多,犯罪率日益攀升的严重状况。因此,认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制订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对策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界定(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未成年人犯罪,又称“少年犯罪”,是相对成年人犯罪而言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不仅包括未成年主体所实施的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还包括某些触犯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狭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是指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在我国现行的刑法学理论中,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所构成的犯罪。1(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趋势1、犯罪主体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身份等构成情况来看,表现出“六多”态势。一是文化水平低的多。在未成年人犯罪成员中,大多数文化知识结构有缺陷,整体文化层次低,一些小学文化的未成年犯甚至与文盲没有多大的1赵秉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7.区别;二是低龄主体有增多趋势。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年龄情况来看,违法犯罪前倾、有低龄化发展倾向。未成年人犯罪,与90年代相比,平均违法犯罪年龄要提前2岁左右;三是女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开始增多。女性未成年人犯罪大都与性有关,涉及性犯罪(含违法,如卖淫)的占有很大比例;四是独生子女的增多。近二年来,查获的在校生犯罪人员中,80%是独生子女;五是无业和辍学少年、在校生违法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在被依法批捕的未成年人犯中,无业和辍学的占到60%以上;六是重新违法犯罪的增多。惯犯、累犯逐渐增多。2、犯罪手段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残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的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例如网络犯罪等。三是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3、犯罪类型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2009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4、犯罪组织形式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这种团伙如果被不法人员掌握和控制或随着团伙骨干成员年龄的增长,将会演化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的专业化犯罪集团,对社会危害性具有倍乘效应。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可谓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无非是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此,从这两方面入手,多方了解和认识未成年人犯罪,掌握其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对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十分必要。(一)未成年犯罪的主观因素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时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所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够,个人素质低下。在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蚀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讨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