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论文——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它对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现代的德育教学,应结合当下各种因素如学生的家庭环境、现代网络的影响以及学生的心理层面等方面来开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辅助,促使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的行为规范[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正确价值观念文明行为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在社交和网络开放度已日渐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课程任务显得任重道远,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要教好这门课并不容易。我们结合以下几点因素,给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若干想法和建议。一、家校结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须同时引导学生及其家长的参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必修课程,它以对小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对建立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家长付之于学校的另一教学重任,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切切殷盼,也让学生家长对学校在这一领域的教学成果有着更高的期盼。诚然,学校无论在中英数课程还是其它德育体课程上,各教师目前都利用教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以人为本、大爱环境与社会、友好团结及互助等,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建立上都有着正确的引导。但还是远远不够,学校的德育教学目前所投放的精力仍然远远不及对学生智力开发教学投放的力度。所以,德育教学在部分学生家长过分忽视却寄望学校承担重任的情况下,便容易出现其中的“黑洞”,而这个“黑洞”就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建立的绊脚石。为了填补这个“黑洞”,学校在德育教学的教纲上,须得到学生家长的适时参与,形成一个良性的有效沟通循环。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立学生家长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学生家长交流平台,如QQ群,教师则不必通过效率较低的家访活动即可将有效信息传达予学生家长,网络沟通的时效性是最快的,范围也较广,学生家长之间也能互动,这样就更方便了解学生的一些动向。目前来说,由于工作的忙碌,学生家长通过电话或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并不太多,而QQ交流平台的建立,对家长及教师及时掌控学生的动向有很好的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规避学生的部分陋习,可以让家长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交流,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德育课的教学目的,一方面在于正确引导学生能独自处理自己的学习和做事态度,处理个人和环境的情感,另一方面在于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符合社会与家庭的价值观念,从而建立守规守法的行为规范。所以,德育课的教学,可拟命题,组织辩论,老师为协调者,组织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目前这种做法在广州深圳的一些小学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在给学生和家长一个角色的同时,让学生家长也充分认识到了家校结合促进孩子德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此类活动在农村小学推广起来确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部分农村家长可能因为学识不高或不习惯参与公众交流活动,容易导致活动流产。然而,这种活动却可由小做起,变通性较强,可由教师灵活组织一些较为轻松的话题,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如广州一小学曾组织“我们谁家小孩有洗碗?”的德育课话题,邀请了6名五年级家长参加,学生争相发言,辩论做作业与做家务之间有没有冲突,老师协调发言,家长再对自家小孩的发言做针对性的引导,现场气氛高潮迭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开展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小学生文明上网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网络生活已基本走进大部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网络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已经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造成了极大的辐射和感染。如果能正确从互联网中获取到所需知识和信息,那么这是对小学生德智能力提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当给学生进行激励和赞扬。但反之,如果学生不能从互联网中获取到正面的知识和信息,反而摄入太多网络上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那么这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念极其容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