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是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做了战略性调整,国家做出了在学校开展学生军训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在2020年新修订的《兵役法》中明确规定,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2020年,国家又出台了学校国防教育的文件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在学生中实施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积极探索国防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对我们正确认识国防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一、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都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并把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重点提了出来。就人口素质结构而言,它是一个多要素的系统,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对其他因素起着统帅和总揽作用,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入手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这意味着我们要充分考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要把它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防教育是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全民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所进行的教育。我国《兵役法》和《国防法》都明确规定国防教育是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公民增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强国防观念,增强保卫国家的意志、技能和体魄;而学校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国防观念,根本上是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不限于国防建设本身。从教育的角度上讲,国防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从国防建设角度上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通过综合培养,实现“在军事上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转化为生产力,在政治上转化为凝聚力”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教育已纳入全民总体教育体系。《兵役法》《国防法》《教育法》以及《国防教育法》都对学校国防教育作了明确规定,这一切都表明国防教育具有为国防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二、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的重大特征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形成了生动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纪律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及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实施国防教育,最基本和常用的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国防理论学习。军事训练,突出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军事素质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强化遵纪守法观念。通过介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帮助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为民服务的思想及作风;通过学习解放军共同条令,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意志品质、顽强作风的教育。国防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强化学生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引导他们树立以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为核心的群体意识。从国防教育的内容看,军事教育融军事、政治、经济于一体,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于一身,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密切相关,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它侧重于理想信念、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然这对于学生的智力提高与能力发展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