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的现状及融资问题的探讨【内容摘要】融资困难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既定目标的实现。中小企业创造GDP的近百分之六十,吸纳百分之七十五的就业,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因复杂。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对其融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现状融资对策绪论现今,中小企业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6%,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家GDP的近60%左右,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对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对保障社会稳定等等,中小企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国家货币政策从紧和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情况非常突出,影响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影响着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正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顺应发展趋势,努力解决其信贷业务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中小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进而才能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健康发展。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一)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1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大多数中小企业无土地和房产等银行认可的有效资产可以抵押,中小企业经营者也较难找到有实力的公司为其贷款担保。尤其是中小企业土地大部分为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很难办理抵押贷款。2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收费高、手续繁杂。虽然上级政府三番五次要求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贷款按照相关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并尽量降低房地产抵押收费标准简化抵押登记办理手续。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多从自身效益出发和资金安全的考虑,降低收费,简化手续的工作始终进展不大。中小企业用房地产抵押登记收费一直较高,中小企业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极其困难。3银行授信审批环节较多、时间较长。一是信贷审批授权机制存在制约。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都在基层行办理,而目前部分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支行转授权低于中小企业正常融资需求额。二是审批流程仍有待进一步简化。个别银行金融机构还没有对中小企业授信实行差别化审批,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缺乏信息甄别、风险控制手段,没有对中小企业开展授信工作。4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担保公司担保模式不理想。目前担保公司担保费率一般为0.2-0.4%,约20%的保证金实际上是中小企业承担,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实际成本高于贷款利率约30%,再加上较为严格的反担保要求,抑制了中小企业通过担保公司获取银行贷款的需求。二是担保公司自身经营风险较大。盈利性担保公司如果仅从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则其收益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回报要求,只好从事其他投资行为,风险较高。三是资产评估公司对不动产抵押物的评估、登记手续仍较复杂,收费偏高,超出部分中小企业承受范围而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二)从紧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贷款现状1部分中小企业客户面临压缩。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银行依赖度较高。现在银行贷款规模控制较严,中小企业贷款期限较短,而大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在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银行机构在压缩信贷规模时,往往首先压缩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毫无获得银行贷款的主动权。2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升。中小企业向银行机构贷款一般采用的是抵押和担保方式。实行从紧政策后,银行机构,特别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上级行制定的年度盈利目标计划并未降低。银行机构为完成盈利目标计划,除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外,就是利用贷款资源紧缺提高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而中小企业面临的上浮幅度最大。3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增多。整体上看,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现金流产生相当不利影响,资金紧张或资金链断裂,就会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生产经营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中小企业还贷困难的现象,就会给银行资产带来一定风险。4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倾向增强。在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