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摘要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的途径之一。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选择让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话题的资料,在对背景知识了解的情况下进入课堂教学。在布置作业环节我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抄抄写写的作业,让学生利用手机拍摄一部vlog,既帮助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口语能力,同时也完成了课堂内容的反馈。关键字:新形势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深度思考;vlog作业实践在初中日常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部分是比较难教的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阅读理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和运用外语语言的能力。阅读教学可以在不同教育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全体学生逐句翻译,然后由教师向学生批注大量的语法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容易疲劳,并有可能失去对英语文章阅读的兴趣。实践表明,这样的模式也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与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核心素养背道而驰。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英语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构建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理论分析阶段:一、分析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大部分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六年,但根据实际教学的经验看来,很多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较低,所以学生的一切有关阅读理解的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对英文文章的阅读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合的英文篇目让学生走进英文阅读的世界。二、分析当今社会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需求《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而要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提高初中生的整体人文素养。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三、分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标准教材》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词汇、短语和句型的记忆,但外语阅读的学习不能仅死板地依赖语法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则是在教师系统和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实践研究阶段: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模块第二单元阅读课的实践,作为案例逐步分析。教学设计案例:Module6AnimalsindangerUnit2TheWWFisworkinghardtosavethemall.教学材料: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一、分析教材这篇文章主要讲我国的国宝——濒危动物大熊猫。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就需要请同学或者教师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由于七年级学生们已经接触过关于动物类型的模块课文,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分小组温习七年级的课文并且每组自行找课外相关读物阅读。每组学生都做了一篇ppt,在课堂上展示阅读过的相关英文文献。二、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主要知识点,掌握todo做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文阅读习惯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3.核心素养:了解世界上的濒危动物现状,激起学生们动物保护的意识。三、备课过程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本篇课文主要的语法知识是todo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的用法,在前面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