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三峡》《诗五首》语文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三峡》《诗五首》【教学步骤】《三峡》1.背诵、默写、翻译2.选自:《水经注》3.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4.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5.解释、注音:自阙quē隐嶂zhàng自非曦xī襄xiāng沿溯sù虽不以疾也素湍tuān漱shù旦肃属zhǔ引绝6.通假字:阙——缺7.作者思路:按照景物分:先写山,后写水;按照季节分:夏、春、冬、秋总体来看: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8.课文说明:第一段:山势连绵不断(两岸……阙处)↓高耸(重岩……曦月)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第二段:水势水之盛(夏水……阻绝)水之速(虽乘……急也)烘托水之盛速(朝发……江陵)第三段:春冬之景平静、独特第四段:秋之景三峡所独有情景交融9.主旨: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诗五首》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选自:《李太白集》2.作者: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3.常识:古代右为尊,左为卑。4.思想内容:作者得到王昌龄被贬谪的消息后,正在江南漫游的他写了这首诗,远道相寄,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和同情。5.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6.赏析:这两句抒情,写得深切而动人心脾,托月以达情。用心爱心专心二、《登飞来峰》1.选自:《王子安集》2.作者:王安石,北宋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3.思想内容: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诗里面充溢着踌躇满志的情怀。4.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5.赏析:前两句写景、铺垫,后两句抒怀、升华。(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作者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三、《望岳》1.选自:《杜少陵集》2.作者: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所作诗文被称为“诗史”。3.思想感情:作者咏东岳泰山,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望岳而联想到将来登岳的情景,胸怀宏博,用笔不凡。5.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赏析: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四、《观沧海》1.选自:《乐府诗集》2.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3.思想内容:通过写大海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4.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赏析:同3。【模拟试题】(说明: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40分)(一)语言的运用和积累(26分)1.下列所有字的字形和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景仰汲取(jí)同舟共济孜(zī)孜不倦B.雄浑(hūn)流逝岿然不动(kuī)寻根就底C.逶迤(yī)祈祷与日具增(zhēng)迎刃而解D.虚妄拘囚申张正义(shēng)锲(qì)而不舍2.下面四项,有一项中存在着两个错别字,请把这一项找出来,先把两个错别字改正,再将该项改正后的8个字工整地写在后面的格子里。(3分)A.迸裂教诲玷污晶莹B.莫泊桑柳宗元曹禺C.大腕黑客网络手机D.草管人命脍灸人口选项改为改为书写用心爱心专心3.下面是一则谜语,它的谜底可以用一种化学物质(容器)来替代。它的谜底应是()这一项。(3分)“老者生来脾气躁,每逢喝水必高烧,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交。”A.生石灰B.烧碱C.酒精灯D.浓硫酸4.某电视导演欲拍一则公益广告,三幅画面他已想好。一幅是:一条混浊的河流两岸,人们纷纷挥斧砍树。突然,暴雨倾盆而下,泛滥的河水咆哮着冲毁了家园;一幅是:青山绿水中,一座发电站的大坝屹立在河中,电线连着千万户的明亮电灯;第三幅他欲用一行15字以内醒目大字作为画面来结束这则公益广告。请你代他书写。(3分)广告:。5.2008年时,奥运会如约而至,你所在的城市也是赛场之一。作为接待来宾的志愿者,请你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致一句欢迎词。要求:①话语中要显示出你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