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消极取向探究摘要:高职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任务应付化、德育方法简单化、德育目标单一化、德育发展模糊化等消极取向的表现;并产生恶化德育工作关系、降低德育正向影响、强化德育工作倦怠、阻碍学生德育发展等不良影响;其原因主要有德育工作对象不同、德育工作内容繁琐、德育工作待遇各异、德育工作培训不够、德育工作理念不新。相关研究,可为高职辅导员调整德育消极工作取向提供积极的借鉴与参考。关键词: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消极取向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過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1]“树德立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高职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因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德育工作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取向。分析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消极取向表现,研究消极取向的不良影响,探究其中的原因,能够为高职辅导员调整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一、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消极取向的表现分类汉语中“消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反面的”、“否定的”、“阻碍发展的”;二是指“消沉的”、“不求进取的”。[2]消极取向是指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已、对他人或集体不负责的行为取向。[3]从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来看,其工作中的消极取向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德育任务应付化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照上级的部署开展德育工作活动;二是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些高职辅导员在接到上级德育工作任务时,不能够很好的站在德育工作全局的角度,不能够从工作任务对学生德育的积极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思考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简单机械的理解任务,导致德育工作开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不理想,缺乏实效性。2、德育方法简单化正确的德育方法使用,以德育原则和规律为依据,按照德育任务和内容的不同,进行组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一些高职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不能够正确认识到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效果的核心依托,工作方法较为简单,主要体现在工作前的命令式方法和工作后的奖惩式方法。3、德育目标单一化德育目标作为德育工作的总要求,有研究依据思想道德结构划分为思想道德规范目标、思想道德心理目标、思想道德能力目标,三个子目标之间相辅相成。[4]而实际工作中,高职辅导员限于自身能力与精力等因素,很难按照德育目标的构成开展德育工作。4、德育发展模糊化德育工作本身牵涉到思想、道德、管理、心理、法律、政治、传播等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加上德育本身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与新的事物出现融合,比如新媒体的出现,就一定程度上改变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当前,大多数高职辅导员虽然具有研究生学历,但是,限于德育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与广泛性,一些高职辅导员基于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在德育发展上出现了模糊性认识。二、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消极取向的不良影响德育工作中,高职辅导员消极取向会带来系列的不良影响,而具体上看,主要是会恶化德育工作中师生关系,降低德育正向的影响,强化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倦怠,进而阻碍学生德育发展,影响高职树德立人教育目标的实现。1、恶化德育工作关系德育工作无疑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桥梁与纽带,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消极取向,会起到恶化德育工作关系的负面作用。不论是对学生德育问题的应付化,还是简单化、命令式的采用德育工作方法,都会使得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出现不应有的工作鸿沟,从而使得原本应该充满信任、关爱、理解、真诚、尊重的师生道德教育关系,变得疏远、陌生甚至猜疑。2、降低德育正向影响在高职德育工作中,辅导员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高职德育的实施某种程度上也依赖于高职辅导员的这种影响。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信任学生,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