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榷对学生采用“不及格”评价方式的不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方式许多,但收到的效果各有千秋,我对此采用的“不及格”评价有看法,作为教师们的参考建议。请大家给予指导和商榷。今天教育教学的改革大潮中,教师们都在探究自己的一条改革之路,专门科研,发奋图强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目标而奋斗着。无论任何任课的教师们都应改进以往的教学态度对学生们的评价要求有的改变,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改变学生们终身理念教育方法。一般情况评价学生标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通过以往教学评价时,当学生们到“不及格”时,心里不够舒服,“不及格”不符合新课标准的基本理念,而新的课程标准指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体育课其他课程,如果要用“不及格”容易挫伤学生学习和体育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而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收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目标。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它应包括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和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四个方面,分析和探索。然而“不及格”包括教学中的发展中心和主体单位。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提高过程。使用“不及格”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中的中心和主体发生了变化,“中心”变成了随从主体变成了被动接受者。教学过程变成了“应试教育”。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违背了基础教学规律,同时也考虑个体差异是各种因素形成的,有先天遗传,心理,生理,也有物质的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果采用“不及格”评价方法,包括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没有人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容易打击伤害有困难学生的需求发展,抑制提高的积极性,自信心,自尊心。我在教学中建议取代“不及格”的评定方式,不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第一,如果技能采用等级制评定,用“待达标”取代“不及格”,而是现在尚未达到标准或目标,待努力后,就有可能达到标准或目标,而是给学生留住一定时间和发展提高的空间。第二,如果文化课评定,采用星级的评定法,就是将学生学习阶段考评内容分成各种星级,如学习星,道德星,技能星,体能星,合作星,进步星,参与星,创新星,健康星等等,每一样星级中,最高得五颗星,按差学生们得的星数做成绩评定。这种评价没有优差等级,只有得星的数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争取那些星。这样给学生较大选择的发展提高空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评价方式。教师也可以采用学分制评价,ABCD表达形式。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是为了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而奋斗。总之,希望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也希望教师们共同探讨学生们的评价方式,让教育教学新课改有序的发展下去,都为教育改革作出贡献而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