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污染防治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范围本工程为千灯镇保障性安居小区配套道路工程,涉及A线自AK0+012(环镇路)至AK0+500,南北走向;B线自BK0+003(秦峰路)至BK0+466,东西走向;在桩号AK0+428即BK0+247处两线路相交。2、施工内容包括道路、雨污水、桥梁、大型土石方工程。道路总长约951m,雨水管道(DN300—DN600)共计约1455m,污水管道(DN400)共计853m,DN400倒虹管约57m,桥梁6座:1*16m桥梁一座、1*13m桥梁一座、1*10m桥梁二座、6+8+6m桥梁一座、6+6+6m桥梁一座,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主要参建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昆山市乐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苏州慧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昆山沿沪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苏州荣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扬尘污染源分析1、由于本工程为新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期间,材料的运输、堆放容易引起扬尘污染;同时管槽开挖、回填,土方施工量较大,线路较长,也容易引起扬尘污染。桥梁施工期间,钢管、模板安装、拆除等也易引起扬尘现象。2、扬尘控制必要性鉴于本工程存在以上扬尘污染源,根据苏州市有关文明施工的要求,需要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实施现场扬尘控制。三、编制依据3.1本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3.2具体要求1、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防治大气、水土、噪声污染和改善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2、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并应做好检查记录。3、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4、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5、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6、从事土方、渣上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7、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8、施工现场混凝上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9、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10、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应及时清运出场。11、城区、旅游景点、疗养区、重点文物保护地及人口密集区的施工现场应使用清洁能源。12、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13、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四、扬尘控制目标及原则1、目标:粉尘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2、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达到环保要求。3、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扬尘控制以预防为主。4、严格遵守国家和苏州市地方政府部门颁发的环境管理条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五、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人员组织职务姓名扬尘控制小组组长殷耀君扬尘控制小组副组长杨永光扬尘控制小组成员刘青、张晓、王连井、王福康扬尘控制实施人员各施工班组六、控制扬尘的设备配置计划序号设备及工具名称规格及数量拟用部位1密目网2000m2土方、渣土及工作面覆盖2洒水车5msl辆洒水降尘3水桶5个4大扫帚15把路面清理5钢筋桩50根固定密目网七、施工扬尘控制方法及管理措施7.1土方运输环境管理措施1、车辆情况(1)车次车貌整洁,制动系统完好。(2)车辆后栏板的保险装置完好,并另再增设一付保险装置,做到双保险,预防后板崩板。(3)车辆配置灭火器,以防发生火灾时应急。(4)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修,以保持车况的良好。2、运输申报(1)在工程开工前五日按规定向碴土管理处或市、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以下统称碴土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工程碴土的种类、数量、运输路线及处置场地等事项,并与碴土管理部门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2)建筑垃圾、工程碴土需分批排放的,除申报总排放处置计划外,还在每批排放前五日申报排放处置计划。临时变更排放处置计划的,补报调整后的排放处置计划。(3)施工单位自行安排建筑垃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