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体育学科教学德育有关案例VIP免费

2012体育学科教学德育有关案例_第1页
1/5
2012体育学科教学德育有关案例_第2页
2/5
2012体育学科教学德育有关案例_第3页
3/5
体育学科德育渗透有关案例体育课深受学生的“热爱”,因为这个时间可以吸收鲜活的氧气,不用憋在教室里,因为这个时间可以舒展疲劳的筋骨,不用精神高度紧张。而恰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最能暴露孩子们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以下就实际教学课程为例进行表述和分析望各位领导、专家多提意见,指正批评。一、德育案例今天我的上课内容是7年级体育的障碍跑,障碍项目有跳、钻、爬。跳过连续的折起的小垫子需要同学们双脚团身跳,膝盖尽量靠近胸部才能跳过障碍,能够让学生们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决心;钻铁圈我的要求是身体不能碰触到铁圈,把它想象成火圈,用最大的勇气和灵活性快速钻过去,这个项目很考验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锻炼他们非常认真的对待事情的良好习惯;爬长垫子这个项目的设置,主要是培养同学们的身体协调性和上、下身配合的能力,需要很强的下肢和上肢的力量才能以快速爬过垫子。我让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比赛式练习,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在上课过程中,有的同学能够把我对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记住并认真的努力做到,遇到困难也表现的很坚强,摔倒了还能够爬起来继续前进;而有一部分同学则不然:当轮到一个叫静静的女同学练习时,因为是比赛式进行,所以她可能比较紧张,个子矮小的她过第一环节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跳不过去,当她尝试了一个不行之后,慢悠悠的把头转向我:“老师,我不行。”我便回应:“静静,快,你能行的,只是没有用尽全力,现在在比赛,不要落队啊。”她便慢悠悠的一只脚一只脚的跨过去,到了钻铁圈环节,由于她脚懒的抬起来,把铁圈绊倒了,竟没有意识把铁圈扶起来,继续慢悠悠的往前走,其他同学见状哈哈大笑,纷纷讨论静静不协调的动作,更甚者直说她笨,我便对着小强说:“小强,去把铁圈扶起来。”“老师,是静静弄倒的,凭什么让我扶啊!”这时体委见状默默的跑过去扶起了铁圈,向同学们做了个安静的手势,随后转头向静喊:“静静,加油……”。我吃惊异常,一个如此简单的任务或者说如此容易的一个忙,竟遭到拒绝,我感叹:现在的孩子竟如此的以自我为中心,如此的懒惰与自私!整个练习过程中,绊倒了就赌气不练的,不顾组内荣誉故意放慢速度的,嫌同组同学跑的太慢而斗嘴的层出不穷,具有我要锻炼的良好品质的同学实属少数,让我这个做老师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二、案例分析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和家长的过度溺爱,不少学生娇生惯养,怕吃苦,缺乏集体的意识,常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们学会运动技能,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我们需要想办法来训练孩子们应该具有的集体意识和优良道德品质,可通过用耐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用相互合作的游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协作进取的精神。需要经常通过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会学生正确的看待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比赛中应发扬风格,面对失败要经得起考验,不能互相指责、埋怨,要善于从失败找原因和不足,团结协作,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赢得胜利。我们的教育要在课堂上渗透进德育的教育,于是我抓住这一事件在班级进行了教育。首先我终止了大家的比赛,充分肯定了体委的做法。在平时我们的学生进行游戏或比赛时,都会因为某个学生犯的一点小错误而批评指责对方好久。而体委却适时的反大家而为,不仅没有随大流指责静静拖后腿,相反的还及时给与她鼓励和安慰,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让他们认识到在别人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做到团结互助,而不能取笑他人。作为学校(体育老师)每学期都应组织几次有效而实用的体育活动,老师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只是指导者,而更多的是引导参与组织的同学自己领悟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扬“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其次,抓好体育比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锻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取得一项体育项目的成绩,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而体育训练往往又是“相同地点、相同时间段、相同动作”的反复,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又加上体育运动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体育学科教学德育有关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