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会维权的有机联系工会维权的强力助推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国工运领域的报业权威《工人日报》,在显要位置接连刊载了三篇关于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问题的文章,引起了广大工会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文试就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会维护职责的有机联系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蓬勃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日益普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在文明高度发达、社会高速发展的国度里,消费者的眼光已经由单纯关注商品自身,向产品质量、企业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劳动者健康等领域大范围拓展。政府和人权、环保、绿色和平等非政府组织纷纷要求企业改善劳工经济待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人文观念,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于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需要,很多跨国公司纷纷就社会责任作出承诺,以提高企业信誉,扩大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社会责任机制日臻成熟,社会责任组织应运而生,社会责任运动不断壮大。近年来,发达国家逐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导致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些企业的产品,得益于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粗放型耗费等因素带来的低成本,反过来不断蚕食发达国家的市场,从而引发同行业产商的激烈竞争,并频频发生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讼案。而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竞争双方的重视,成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武器。当今社会,物美价廉能帮助企业占领市场。但是,那些不顾工人死活、极力盘剥工人,发展眼光短浅、破坏生态平衡,只顾自身谋利、不图报答社会的企业,即使生产的产品价廉物美,也终将逐渐失去已占有的市场。因此,明智而有远见的企业家,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非常注重企业的社会形象。当社会责任运动在发达国家兴起,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推进而形成不可阻挡之势时,第1页共6页企业社会责任认证问题浮出水面。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就是在西方社会责任运动发展过程中,为适应评价认证工作的需要,于1997年由美国一家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简称sai)起草颁布的全球首个国际标准。它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内容有: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权利、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薪酬和管理系统等9个方面。sa8000标准主要取自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其中大部分标准都可以在我国的《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找到相应的条款,甚至有的标准低于我国的现行规定,但也有一些标准要求苛刻。二、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客观现实。当今世界,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善待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员工,回报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已经或正在成为企业家的共识。无论企业家们是否愿意,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对外投资挂钩,将成为企业界面临的一道新课题。对那些拒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将意味着失去订单、失去市场,并将受到大众传媒的舆论谴责和社会公众施加的种种压力。目前,我国广东、浙江等省出口企业尤其是服装、玩具、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国外采购商要求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甚至径直提出sa8000认证问题,已是屡见不鲜。为此,不少具有一定规模并在社会责任问题上具备良好基础的企业已经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他们尊重并支持工会组织,注重并维护员工权益,对内培育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外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有的已经顺利通过了sa8000认证。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境内的企业,尤其是大量民营小型企业和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比较淡漠的,这些企业指望轻而易举地获取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是不切实际的,这可以从我国《劳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贯彻落实不尽人意的客观现实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工会第2页共6页法》检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里找到答案。让我们先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