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易错盘点沾益县龙华街道龙华中学刘建奎易错点一:分子热运动易错现象:1.不能正确辨析扩散现象,易把宏观世界中微小物体的机械运动看做扩散现象。2.分辨不清分子之间对外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不能正确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1:下列事例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汽车驶过,公路上尘土飞扬B.油滴在水面上散开C.打开香水瓶后,满屋充满香味D.把一匙糖放入一杯水中,用筷子搅动,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错解:A、B、DC【分析】尘土和油滴都是由若干分子组成的微粒,不是单个分子,分子很小,人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的运动。因此尘土和油滴的运动都是一种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选项A和B错误;打开香水瓶后,由于香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后香水分子充满了整个屋子,所以满屋充满了香味,选项C正确;虽然选项D中的整杯水都变甜了,但由于受到了筷子搅动的干扰,而不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现象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举一反三】1.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一根铜丝不易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DD易错点二: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与区别易错现象:1.不明确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误认为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2.片面地认为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热,忽略了做功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误认为只要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上升,忽略了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特殊情况。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其内能也不变C.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错解:A、B、D【分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项错;B项错误地认为温度不变内能就不变,内能的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D项忽略了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举一反三】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D易错点三:比热容易错现象:对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不理解。误认为在相同条件下,温度上升快的物质,其吸热能力强。例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错解】A、CD【错因分析】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由题中图像可以看出,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温度升高的比乙多,故D正确;如果升高的温度相同,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即加热时间比甲多,故B错;由比热容定义可知,质量m与温度变化Δt相同时,吸收热量多的比热容c就大,故A错。【举一反三】4.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反比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跟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都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C易错点四:热量的计算易错现象:1.在热量计算中不能区分“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低到”这几种不同的说法。2.Δt的含义不清楚,指的是末温与初温的差值,与单独末温、初温的高低无关。例4:1kg、0℃的水温度升高到10℃时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