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药理学药理学PharmacologyPharmacology药理教研室药理教研室2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六章--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4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antibiotics(β-lactamantibiotics)):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β-β-内酰胺环的抗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包括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非典型的非典型的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β-β-内酰胺酶抑制剂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六章--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5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六章--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节第一节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一、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一)青霉素类按抗菌谱和耐药性分为(一)青霉素类按抗菌谱和耐药性分为55类:类:1.1.窄谱青霉素类以注射用青霉素窄谱青霉素类以注射用青霉素GG和口服和口服用青霉素用青霉素VV为代表。为代表。2.2.耐酶青霉素类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耐酶青霉素类甲氧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氯西林。3.3.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4.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5.5.革兰阴性菌青霉素类美西林和匹美西林革兰阴性菌青霉素类美西林和匹美西林6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六章--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二)头孢菌素类(二)头孢菌素类按抗菌谱、耐药性和肾按抗菌谱、耐药性和肾毒性毒性分为一、二、三、四代分为一、二、三、四代1.1.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2.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克洛。3.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孢克肟。4.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三)其他(三)其他--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头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单环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单环--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四)(四)--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和舒巴坦。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和舒巴坦。(五)(五)--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7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六章--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二、抗菌机制二、抗菌机制--内酰胺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后,与青霉素结内酰胺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后,与青霉素结合蛋白合蛋白((PBPsPBPs))结合,抑制细胞膜外粘肽的交结合,抑制细胞膜外粘肽的交叉联接,造成细胞壁缺损,由于细菌菌体内叉联接,造成细胞壁缺损,由于细菌菌体内渗透压高,细胞壁缺损使水分不断内渗,以渗透压高,细胞壁缺损使水分不断内渗,以致菌体膨胀、变形。致菌体膨胀、变形。促发细菌自溶酶的活性,加速细菌死亡促发细菌自溶酶的活性,加速细菌死亡8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9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hanghaiInstituteofHealthSciences三、细菌耐药机制三、细菌耐药机制1.1.水解机制水解机制产生产生--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超广谱酶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超广谱酶),水解),水解--内酰胺环,药物丧失活性内酰胺环,药物丧失活性2.2.牵制机制牵制机制广谱青霉素广谱青霉素/2/2~~33代头孢菌素与代头孢菌素与--内酰胺酶牢内酰胺酶牢固结合,形成屏障,药物滞留在膜外,不能与固结合,形成屏障,药物滞留在膜外,不能与PBPsPBPs结结合。合。3.3.靶位结构发生改变靶位结构发生改变4.4.细菌细胞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