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08年高考说明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二、考点训练1.(08江苏单科)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08广东单科)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此资料来自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3.(07年海南卷)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4.(07年海南卷)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5.(07年海南卷)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6.(07年海南卷)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7.(07年海南卷)图3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8.(07年海南卷)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9.(07年广东卷)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10.(08年镇江高三调研)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人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11.(08年镇江高三调研)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均有无而通万物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12.(08年镇江高三调研)2007年1月,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举办的“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在评选“十大宝物”时发生意外:礼仪小姐展示一面战国青铜镜时不慎失手,古镜当场被摔碎。瞬间,人们都惊呆了。央视工作人员、礼仪小姐和专家都赶紧在地面上捡拾碎片,栏目负责人当场承诺将邀请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修复古镜。该青铜镜之所以受到这样的珍视,主要在于它的①艺术价值②历史文化价值③工艺价值④文学价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3.(2007年广东模拟)“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商品经济的发达14.(07年山东文综)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不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08年四市联考)2007年12月29日,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I号”终于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