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二)思维激活观察右图,你知道图中的场景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吗?你知道它有什么重大意义吗?提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意义: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自主整理一、开国之初的毛泽东1.缔造新中国(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接受《_______________》为政府的施政纲领。(2)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2.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1)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①签订: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双方于1950年签订《_______________》。②意义:毛泽东访苏的成功,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恢复国民经济①措施:为扭转建国之初严峻的经济形势,毛泽东派陈云到上海工作,到1950年,平抑全国物价和_______________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1950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②结果:到_______________年底,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3)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①原因: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武装干涉朝鲜,并派遣_______________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甚至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新中国面临着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②概况:中共中央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经过三年的斗争,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_______________附近,敌人被迫同意进行停战谈判。③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_______,为新中国即将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二、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1.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按照毛泽东的提议,1953年9月,中共中央向全国正式公布了_______________。(2)新中国在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_______________建设的同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3)到1956年底,中国顺利实现_______________所有制的变革,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开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①发表:_______________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基本思想就是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新中国的建设经验,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建设之路。②意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_______________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2)中共八大的召开①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②指导思想:毛泽东关于处理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政策。③主要内容: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必须善于学习”,迎接即将到来了的全面经济建设高潮的号召;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__。④历史意义: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探索。(3)探索解决社会主义的各种矛盾①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要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解决;进一步阐发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_______________”的方针。②会后,毛泽东南下,推动全国各界讨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探索的失误①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活动中,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和判断,造成了_______________的严重扩大化。②1958年,毛泽东发动了“_______________”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1.导致毛泽东晚年悲剧的因素(1)“左”倾错误的发展:1962年,毛泽东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不久又发动了以“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重点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此同时,在_______________领域也开展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2)毛泽东的错误认识:毛泽东认为中共中央出了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