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升华和凝华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能举出或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过程与方法方面: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二、课前诊测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它有_______和_____两种方式;汽化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3.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4、冬天,室内窗玻璃上“流汗”,是现象.游完泳上岸时,会感到冷,这是因为.5.通常皮肤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程度要严重些,这是因为()A.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温度高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C.水蒸气含有的热量比沸水多D.水蒸气跟皮肤的接触面积大6.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___________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_______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7.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模糊,但经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凝固后熔化三、自主学习1、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升华;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凝华。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樟脑从态直接变成态,属于现象。霜和冬窗玻璃上的冰花以及树枝上出“雾淞”,都是水从态变成态,属于现象。2、升华需要热,凝华需热。3、填写课本P93想想议议。四、探究学习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器材:大试管,玻璃片2块,镊子,酒精灯,碘.步骤:(1)在大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粒,在试管口盖上玻璃片(图4.4-1),开始加热并观察管内有什么变化?冷热图4.4-1图4.4-2——会看到有紫色气体生成,没有出现液态的碘.这说明:碘没有熔化,由态直接变为了态,这种变化叫升华(2)停止加热,过一会儿,会看到紫色气体渐渐变淡.在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的过程中,玻璃片下表面和试管内壁上有固态碘颗粒形成,没有出现液态碘,这说明碘由态直接变为了态,这种变化叫凝华.(3)提出问题: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怎样用实验来验证?——停止加热,随着试管温度的降低,紫色气体渐渐变淡,最后,试管内紫色气体消失。说明碘升华需要热.(4)凝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继续对试管加热,待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时,换一块烤热的玻璃片放置于管口,观察玻璃片下表面上是否有固体碘颗粒形成.——热玻璃上没有固体颗粒形成.对比实验中试管壁和玻璃片上出现的不同情况可知,碘蒸气遇到凉玻璃时,放热凝华,遇到热玻璃,不能放出热量,不能凝华,即凝华需要热.五、课堂练习1、把固体清香剂的盒盖打开后,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现象.2.樟脑球变小了、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等现象,都是的结果.3.寒冷的冬天,在背阴处,地上的雪即便没有熔化,过几天也会消失.这是.4.下列现象都属于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5.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小,这主要是由于A.雪人逐渐熔化B.雪人逐渐升华C.雪人逐渐蒸发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六、让我们把刚才学习的内容总结一下升华(吸热)固态气态凝华(放热)七、当堂达标6、在舞台上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可造成烟雾缭绕的景象,在此变化过程中,干冰迅速_______,从周围空气中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______,中的遇冷凝结成,悬浮在空气中,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7、用久的白炽灯泡灯丝变细、玻璃泡壁发黑,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8、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的是()A.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B.结了冰的湿衣服,没化冻就干了C.樟脑球日久变小D.烧瓶里有少量碘,加热使其变成碘蒸汽9、综合题你知道冰箱中的“水”会发生哪些物态变化吗?(1)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看到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