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江津五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川教版VIP免费

重庆市江津五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川教版_第1页
1/3
重庆市江津五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川教版_第2页
2/3
重庆市江津五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川教版_第3页
3/3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一:独学指导:【知识梳理】1、19世纪初,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交通工具有、。交通、通讯的出现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1、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和传入中国,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头。2、中文报纸的出现:最著名的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迁年在创办的。3、文化出版机构:年在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人与人之间行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称呼对方“先生”“君”。二:互学引导选择题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A.写封书信B.拍有线电报C.发无线电报D.打长途电话2、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发明的()①电报②电影③电脑④照相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A.《民报》B.《中外纪闻》C.《申报》D.《时务报》4、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A.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C.辛亥革命D.新中国成立5、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陪家人看电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三:活学辅导7、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3)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举一例即可)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梳理】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1872、上海、申报、1897、上海、商务印书馆、辛亥革命后选择题1——6:BCCCDA三:活学辅导:7、(1)1872年、上海、新闻和评论等(2)商务印书馆、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3)汉语大字典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江津五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川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