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13课辛弃疾词三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13课辛弃疾词三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第13课辛弃疾词三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第13课辛弃疾词三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3/3
13辛弃疾词三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6分)A.玉簪(zān)阑干(lán)妩媚(wú)凤箫(xiāo)B.浊醪(láo)援例(yuán)庶几(shū)遥岑(cén)C.螺髻(jì)堪脍(huì)揾英雄泪(wèn)鲈鱼(lú)D.搔首(sāo)沉酣(hān)阑珊(shān)蓦然(mò)解析A项“妩”应读wǔ。B项“庶”应读shù。C项“脍”应读kuài。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6分)A.宝马雕车凤萧声动千里清秋阑干拍遍B.灯火阑姗献愁供恨蓦然回首断鸿声里C.笑语盈盈玉簪螺髻红巾翠袖落日楼头D.蛾儿雪柳竟来相娱交游零落鲈鱼堪脍解析A项萧—箫。B项姗—珊。D项竟—竞。答案C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6分)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解析A项水随天去/秋无际。B项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项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答案C4.填空。(11分)(1)《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蕴涵着相似的情感。(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了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费时光的感慨。(3)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词中化用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意的词句为:______________。(5)《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词人感慨知音稀少的语句为:______________。答案(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2)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5)知我者,二三子阅读与鉴赏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________。(2分)(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4分)A.设问借代B.设问比拟C.夸张比拟D.夸张借代(3)杨玉环、赵飞燕曾经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稼秆(2)B(3)主和派(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4)“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这种想抗敌报国但又不被重用的闲愁最苦。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刘克庄①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注】①刘克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词风豪放,多感慨时事之作。(1)词人是如何描绘太空、月宫景象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的末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13课辛弃疾词三首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