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14课扬州慢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14课扬州慢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第14课扬州慢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第14课扬州慢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3/3
14扬州慢(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6分)A.暮霭(ǎi)凝噎(yē)夜雪初霁(jì)戍角(shù)B.怆然(chuàng)豆蔻(kòu)荠麦(jì)弥望(mí)C.姜夔(kuí)萧条(xiāo)留恋(liàn)窥江(kuī)D.那堪(kān)俊赏(shǎng)芍药(sháo)黍离(sù)解析D项“黍”应读shǔ。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荠麦弥望弥:满。B.自度此曲度:构思。C.豆蔻词工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这里指杜牧写诗的技巧和才情。D.难赋深情赋:写作。解析B项度:创作。答案B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解析D项年年/知为/谁生?答案D4.下列对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6分)A.词是古代诗歌的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阕”。“阕”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阕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C.词除了被称为“长短句”之外,还有“诗余”“乐府”“曲子词”等别名。D.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解析A项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答案A5.名句填空。(6分)(1)______________,尽荠麦青青。(2)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3)嫣然摇动,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春风十里(2)年年知为谁生(3)冷香飞上诗句阅读与鉴赏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4分)点绛唇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1)作者“凭栏怀古”本该抒发情感,但笔锋一转,用“残柳参差舞”这一图景结句,实在高妙,请说一说其深刻寓意。(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述此词“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即哀感通过景物写出,试结合词句评析。(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结句不抒怀古之情,却写凭栏所见景色,正体现了姜词托物起兴、意境清空的创作特色,柳本纤弱,哪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舞”本有优美、高雅之境,但此时残枝败柳却“参差不齐”,极具张力的景物描写,寄寓着作者无尽的苍凉和悲壮,这是任何抒情词句都无法表现出来的。(2)此词通过眼前之景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上阕写燕雁随着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秋雨,饱含自己漂泊江湖之意。到结尾处又用衰残柳枝当风舞象征南宋之衰世,苍凉之中,无限悲壮。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6分)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首先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其次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14课扬州慢同步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