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运用的研究结题报告古鲁板蒿小学数学教研组2013年9月,我校数学教研组研究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科研课题。三年多来,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积极参与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课题的提出1、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爱好活动,生活经验不丰富,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不强,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2、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利用问题情境创设让抽象数学更形象,这样也迎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3、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问题情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狭隘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这也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的。4、数学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和活动,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二、课题的研究内容:把创设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问题情境作为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认真研究解决以下问题:问题一: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的特征是什么;问题二: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有哪些不适合的问题情境,如何改进;问题三: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问题四:如何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发挥问题情境的最佳作用。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针对“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2、个案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四、课题进程(一)步骤研究的周期:一年(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2)实施阶段: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课题实验教学,收集研究资料。定期举行公开课,请各级教研员来校听课、指导,征求意见,集思广益。(3)总结阶段:分析整理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①根据整理的数据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分析。②召开实验成果座谈会,听取校领导及教师对实验工作的意见,全面总结实验工作,撰写实验报告。(二)课题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针对“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2、个案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五、课题研究的原则1、启法性原则教学的问题情境应是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和水平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所以在课堂上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都应考虑到对学生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2、一致性原则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出发,从课本内容出发,恰当地组织素材,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3、灵活性原则我们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的生成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所不能预料的,因此可能在我们教师预设的问题情境之外还有无法预料的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对动态生成的教学问题情境来把握这种问题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4、科学性原则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