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酸果案例作业参考答案1、绘制红酸果处理的流程图。主要设备产能汇总表设备各称台数单台生产能力总生产能力备注倾倒机5600桶/小时3000桶/小时干果:贮存箱16250桶4000桶湿果最大贮存量3200桶干湿果:贮存箱8250桶2000桶湿果:贮存箱3400桶1200桶去石子机31500桶/小时4500桶/小时去叶茎机31500桶/小时4500桶/小时烘干机3200桶/小时600桶/小时分选机3400桶/小时1200桶/小时干(等待队列)2、在高峰期此过程的瓶颈是什么工序?按(9月20日~10月9日)高峰期平均每天送来酸果总量16,380桶,那么,按每天12小时工作计算,每小时酸果送达量=16,380÷12=1,365桶/小时。从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红酸果的分选(1200桶/小时),烘干(600桶/小时),都小于每小时送达量(1,365桶/小时),也与其他设备产能相差较大,因此,这两个环节首先有可能是瓶颈环节。再看看干、湿果送达比例情况:1)由于烘干机和分选机的产能分别为600桶/小时和1200桶/小时,当湿果数在50%以下时,分选机是瓶颈工序,当湿果数量在50%以上时,烘干机是瓶颈工序。2)在高峰期,假设每天运来酸果总数为T桶,其中w%是湿果,分选机处理完所有红酸果的时间为S=T/1200(小时),烘干机处理完所有湿果的时间为D=T*w%/600(小时)。如果S>D,即w%<50%,那么分选机所用时间就较长,分选机是瓶颈工序,反之,如果S50%,那么烘干机所用时间就较长,烘干机是瓶颈工序。卡车倾倒酸干湿去石去叶烘干分选散装成湿3)如果以高峰期某日(10月1日)为例,酸果数量为18,018桶、湿果比例69%计,则该日烘干机工作时间=18018*69%/600=21(小时),分选机工作时间=18018/1200=15(小时),显然,烘干机是瓶颈工序。4)按照来年预测,全年湿果的比例将达到70%,那么粗略预计在来年高峰期大多数日子,烘干机是瓶颈工序。3、计算卡车的平均等待时间?截止到晚上七点,600*12=7200桶,12个小时已经处理了7200桶,12600-7200=5400桶,即还有5400桶没处理完,3200桶已装进贮存箱,2200桶还在卡车上。在卡车上(12600-3200)÷600=15.67小时,湿果运来的速度为12600÷12=1050桶/小时积压情况:1050-600=450桶/小时,存储箱装满为3200÷450=7.11小时装满如图阴影面积即为卡车等待时间,贮存能力线于升降曲线之间。S阴影=(5400-3200)×(15.67-7.11)÷2=9416桶·小时平均每辆卡车等待时间为9416÷75=126小时。4、过程处理的安排是否有问题?根据目前高峰期处理红酸果的工序从卸完货第一小时(上午8点)开始,到烘干工序完成需要到第二天上午6点。根据目前计划,从上午11点开始处理红酸果,那么整个烘干工序的完成时间是第二天上午8点,这会对第二天的工作进度造成影响。但在非高峰期,平均每天运行的红酸果总量,仅相当于高峰期间2小时左右运达的数量,因此将红酸果的处理工序开始时间延后,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生产能力,避免机器空转造成浪费。5、假设卡车等待成本是$10/小时卡车,计算高峰期(按18000桶,70%湿果汁)的总成本是多少?(假设卡车是均匀到达)如第3题所述,按高峰期一日按18000桶,其中70%湿果计,卡车总的等待时间为126小时,按照US$10/小时计,则高峰期一日卡车等待总成本为US$1260。6、对奥布里恩的建议你怎么看?奥布里恩方案针对性提出增加烘干机有助于解决瓶颈问题。1)如果增加一台烘干机,产能为(3+1)×200=800桶/小时按高峰期(18000*70%=)湿果数12600÷800=15.75小时,即从早上7:00开始工作至晚上10:45可以处理完毕。截止到晚上7:00,能处理12个小时×800=9600桶,剩余12600-9600=3000桶小于贮存容量3200桶,这样即可解决卡车等待问题,而且接收工序可在7点完成。2)如果增加两台烘干机,则处理能力为(3+2)×200=1000桶/小时。12600÷1000=12.6小时即可完成高峰期一天湿果的处理,可满足生产需要。3)耗资240,000元改造干果贮存箱,表面上看似乎可以解决卡车长时间等候的问题,但是,由于烘干机作为瓶颈仍然未得到解决,因此生产过程中还是会因为烘干机无法及时加工完所有的湿果而产生积压。7、你对整个作业系统有什么建议?1)考虑先优化过程处理时间安排,在高峰期,处理工序调整在早上7时开始;非高峰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