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理想变压器电能的输送传感器理想变压器Ⅱ(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图10-2-1(单选)一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36V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为获知此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某同学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5匝线圈,如图10-2-1所示,然后将原线圈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端电压为1V.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A.1100,360B.1100,180C.2200,180D.2200,360解析根据=可得=,可知n1=1100.排除C、D两项.再由=可知n2=180,故A错、B对.答案B【知识存盘】1.构造:如图10-2-2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图10-2-2(1)原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2)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2.原理:电流磁效应、电磁感应.3.基本关系式(1)功率关系:P入=P出.(2)电压关系:=;有多个副线圈时,=…==.(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由P入=P出及P=UI推出有多个副线圈时,U1I1=U2I2+U3I3…++UnIn.4.几种常用的变压器(1)——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2)互感器电能的输送Ⅰ(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单选)(·江西重点中学联考)照明供电线路的路端电压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可是我们在晚上七、八点钟用电高峰时开灯,电灯比深夜时要显得暗些.这是因为用电高峰时().A.总电阻比深夜时大,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小,每盏灯两端的电压较低B.总电阻比深夜时大,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小,通过每盏灯的电流较小C.总电阻比深夜时小,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大,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较大D.供电线路上的电流恒定,但开的灯比深夜时多,通过每盏灯的电流小解析照明供电线路的用电器是并联的,晚上七、八点钟用电高峰时,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供电线路上的电流越大,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较大,用户得到的电压较小,所以C正确.答案C【知识存盘】1.输电过程(如图10-2-3所示)图10-2-32.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输电线的电阻发热产生的,表达式为Q=I2Rt.3.电压损失(1)ΔU=U-U′;(2)ΔU=IR.4.功率损失(1)ΔP=P-P′;(2)ΔP=I2R=R.5.输送电流(1)I=;(2)I=.传感器Ⅰ(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多选)(·江苏卷,6)美国科学家WillardS.Boyle与GeorgeE.Smith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荣获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A.发光二极管B.热敏电阻C.霍尔元件D.干电池解析发光二极管有单向导电性,A错;热敏电阻和霍尔元件都可作为传感器,B、C对;干电池是电源,D错.答案BC【知识存盘】1.传感器(1)定义:感受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的一类元件.(2)工作原理2.传感器的基本元件(1)光敏电阻①特点:电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②原理:光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③作用: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特点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制作材料氧化锰铂优点灵敏度好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作用将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3)霍尔元件①组成:在一个很小的矩形半导体薄片上,制作4个电极E、F、M、N,就成为一个霍尔元件.图10-2-4②原理:E、F间通入恒定的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时,薄片中的载流子就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着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方向漂移,使M、N间出现电压(如图10-2-4所示).③霍尔电压:UH=k,d为薄片厚度,k为霍尔系数.一个霍尔元件的d、k为定值,若保持I恒定,则UH的变化就与B成正比.④作用: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3.传感器的原理分析(1)感受量分析要明确传感器所感受的物理量,如力、热、光、磁、声等.(2)输出信号分析明确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分析它的输入信号及输出信号,以及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间的变化规律.(3)电路结构分析认真分析传感器所在的电路结构,在熟悉常用电子元件工作特点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