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牛顿第二定律Ⅱ(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多选)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0解析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一定有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0,物体必受力的作用,A正确;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力不为0,C正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也是逐渐增大的,但其所受合力为0,故B错误;当物体的速率不变,速度的方向变化时,物体具有加速度,合力不为0,D错误.答案AC【知识存盘】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3.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单位制【思维驱动】(多选)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C.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D.在国际单位制中一定等于1解析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的关系.课本上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是根据实验结论导出的,其过程简要如下:实验结论一:a∝F;实验结论二:a∝.综合两个结论,得a∝或F∝ma.上式写成等式为F=kma,其中k为比例常数.如果选用合适的单位,可使k=1.为此,“对力的单位N”做了定义: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1kg·m/s2.据此,公式F=kma中,如果各物理量都用国际单位(即F用N作单位、m用kg作单位、a用m/s2作单位),则k=1.由此可见,公式F=kma中的比例常数k的数值,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在国际单位制中k=1,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故选项A、B错,选项C、D正确.答案CD【知识存盘】1.力学单位制: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千克(kg)、米(m)和秒(s).3.导出单位:导出单位有N、m/s、m/s2等.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Ⅱ(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如图3-2-1所示,图3-2-1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面成θ=37°角,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10N,刷子的质量为m=0.5kg,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天花板长为L=4m.sin37°=0.6,cos37°=0.8,g取10m/s2.试求:(1)刷子沿天花板向上的加速度.(2)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解析(1)刷子受力如图所示,对刷子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sinθ-mgsinθ-Ff=ma垂直斜面方向上受力平衡,有:Fcosθ=mgcosθ+FN其中Ff=μFN由以上三式得:a=2m/s2.(2)由L=at2得:t=2s.答案(1)2m/s2(2)2s【知识存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由受力情况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由运动情况分析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千克(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高中阶段所学)考点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典例1】(单选)如图3-2-2所示,图3-2-2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2、4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a1=a2=a3=a4=0B.a1=a2=a3=a4=gC.a1=a2=g,a3=0,a4=gD.a1=g,a2=g,a3=0,a4=g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物块1、2与刚性轻杆接触处的形变立即消失,受到的合力均等于各自重力,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1=a2=g;而物块3、4间的轻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