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学困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宗在红职业高中的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与普高的学生相比,他们很少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不良,自觉性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语文方面也是如此。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我校的高一、高二170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目前职业高中的学困生主体参与语文学习的现状(一)主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高中学生较喜欢专业课、体育、音乐课,所占的百分比依次为62.3%、74.2%、86.4%。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尤其是理论实践课可操作性强,有具体可感的实物或模型,还有先进的多媒体辅助学习,教学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生有获取知识的乐趣;而且专业课学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将来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不敢怠慢。而语文课就不同了,难学,难以找到学习语文的诀窍,难以享受成功的快乐,即使花了时间,也未必有收获,所以学生不愿学,学困生更不愿主动去学。下面是学生对语文课参与心理的调查结果:表1职业高中学困生对语文课参与心理的调查结果学习情绪非常感兴趣一般没兴趣厌烦比例(%)10.535.633.120.8由此可见,上语文课约有50%甚至60%的学困生经常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或做其他的事。由于学困生基础较差,初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现在的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已成为制约主体参与的瓶颈。(二)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时,你的态度”的调查中,约2%的学困生经常主动举手发言,更多的学生不愿举手,即使知道答案也不举手的占44.6%。从这里可以看出,职业高中的学困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不强,甘愿做旁观者。这与职业高中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相关,在初中升学考试中遭受了失败,心理上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因素也有可能造成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淡薄。(三)主体参与的权利体现得不够充分在“课堂上学生看法与老师不一致的时候,你的语文老师对同学的态度”的调查中显示:表2学生看法与老师不一致时很高兴无所谓不太高兴但能容忍很不高兴且不能容忍比例(%)20.140.628.510.8在实际的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遇到过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表示出不太高兴的情况,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花在少数的不同意见上,教师总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由,让学生接受书上的统一观点。从学困生参与的形式看,形式较单一,课堂上教师仍然采用一问一答的集体提问为主,学困生唯一的参与就是回答老师零星的几个问题。从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来看,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教授知识上,留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少得可怜,多数语文课依然是“一言堂”,学生要做的主要任务是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总而言之,据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仍处于较为严重的被动状态,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参与的权利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没有给予学困生参与的宽松气氛,没有给予他们充分的主体参与权,教师仍然绝对权威,致使学生经常处于压抑状态。(四)对参与学习不够自信在“按自己现有的学识能力基础,你对参与语文教学是否有信心”的调查显示:表3对参与语文教学是否有信心很有信心说不清楚没有信心比例(%)14.3%43.2%42.5%从统计的数字可知,我们职业高中的学困生参与语文教学的能力偏低,很多学生说不清楚或没有信心,不敢参与,归根到底是参与能力的问题。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缺少学困生的主体参与,已成为我们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此,改革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迫在眉睫。二、影响学困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主要原因:尽管全国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但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至今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许多语文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形式,“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对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这是导致目前职业高中学困生被动参与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因。具体地说,笔者认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一)教师对师生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学困生缺乏耐心教师深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认为...